小区隔离网何以成了"柏林墙"

2014年12月25日 10:39   来源:东方网   刘建国

  同住一小区,相煎何太急。在广州白云同德围的翠悦湾小区内,由于同一小区内有一片解困房,“富人区”物管及业主单方面修了一道铁丝网围墙,不让“贫民区”业主共享小区公共配套。近期又有住户集中投诉,而官方几次出手均未果。(12月24日《南方都市报》)

  同住一个小区,却因为身份的区别,人为性将业主划分为穷和富两个群体。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两个群体之间,还修建了“柏林墙”,让两个群体在不同的空间内生存。这种做法,给人一种“为富不仁”的感觉,作为小区内的公共设施,本该被业主共同使用,但却被富人群体据为己有。

  根据报道来看,相关部门已经介入,正在协商如何拆除事宜。但是,“柏林墙”容易拆除,其背后的歧视性思维却难以清除。在该事件中,之所以出现“柏林墙”,还是因为在所有业主中,一部分业主认为自己是富人,而其他业主则是穷人。由于思维意识中的贫富划分,形成了傲慢和偏见,认为自己应该和穷人区分开来,不愿与他们生活在一起。

  其实,有个问题不得不反思,思想意识中的贫富划分,实则是一些富人心中的真实意思流露。手里有钱,有好车、好房,就感觉财大气粗,认为别人就比自己低下。不管是在头脑中,还是在行动中,都会对他人表现出不屑态度,片面认为“有钱就是爷”。可以说,这种意识本质上是一种病态思维,对他人保持一种歧视态度,将他人屏蔽在自己的视野外。

  某些富人排斥他人,其实根本上还是一种不正常的“洁癖症”。与穷人保持距离,却与其他富人之间保持紧密联系,交流与沟通不少,单纯的认同自我生存的圈子。这种思维,是一种标签化审视,将自己所在群体与其他群体割裂,群体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被阻隔。在资源有限的现实下,富人对于资源的掠夺,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分化的程度,进而让两个群体之间的失衡愈发严重。

  如果痴迷群体标签化,必然会成为信奉的生存法则,即便拆除了现实中的“柏林墙”,又如何清除思维中的病态意识呢?一堵“柏林墙”,表面上是在划分彼此的生活区域,而本质上却是拒斥穷人的心理情节。这也就提醒我们,在拆除“柏林墙”的同时,还应当给某些富人补补道德课,真正清除掉他们思想深处的病态思维,才能真正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编辑点评:

  赤果果的歧视。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