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前进,也是一种进步

2014年12月17日 13:01   来源:解放日报   柳森

  在中国,一说“铁老大”,大部分成年人都会自动代入关联内涵。也许,正因其做派一贯“老派”、实力又客观如“老大”,“铁老大”近来推出的一系列举措因其节奏频频,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11月28日以来,先是火车票预售延长至60天,两天后进一步优化改签、退票规则,再是12月11日正式发布“铁路12306”手机购票客户端2.0版本,13日推出即将开行的8对京沪广深高铁动卧列车,并参考民航票价模式,首现车票“越早买越便宜”的做法……面对如此“亲民”的小步快跑,有人开始猜测,频频吹来的新风背后,“铁老大”究竟在布局着怎样一盘棋;有些人则更实惠一点,他们奔走相告,“火车票终于越早买越便宜啦!”也有人没忍住再“补上一刀”:为何火车票这才开始“越早买越便宜?!”

  那么多年来,“铁老大”一定很委屈。自己每年都要面对世界上最大的运能课题,每年争取有进步已经很好了,怎么老百姓还是不满意?但终究,坐火车的是老百姓,排队买票挤破头的是他们,一不小心回不了家的是他们,使用体验好不好自然是乘客说了算。更何况,如今国民出海、出国早不是难事,于是,当人们评价“铁老大”时,第一时间会想到的,肯定不是“铁老大”以前做得如何如何,而是各种“世界上的经验”——“我在澳大利亚曾经提前300多天就能订票了”、“我在英国提前3个月就能买到票”、“跟他们相比,我们在可选择的打折优惠方案上依然相对单一”……

  春运问题当然不可能使每一个人都满意。但正如这一次试水“越早买越便宜”、“按不同时段、不同预售期分三档折扣”,“铁老大”迈出这样一个小步子,从表面上看,是听到了客户的声音、看到了客户的需求。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可以支撑这些需求的运能,没有相匹配的对运力、成本更科学的统筹,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向效率提升要成本”、“向科学管理要成本”、“向资源整合要成本”,任何服务模式上的创新,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一旦服务创新实现不了规模效应,过不了多久也会支撑不下去。

  以这次推出的8对“夜行车”为例,铁路内部人士坦言,在此之前,所有动车的检修都在夜间进行。开行夜间动卧,意味着原来的工作节奏将“打乱”。如果没有更科学、更高效的协同作战,人力物力成本都会因此而增加。换言之,开启一次改革不易,让创新有生命力可以持续走下去却更见真功夫。

  “铁老大”的未来在哪里?这并不是一个杞人忧天的问题。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信息,今年1月-10月份,全社会累计完成货运量增长7.3%。其中,公路、水路货运量分别增长8.8%和6.7%,铁路货物发送量却下降了2.9%。而事实上,铁路货运量的下滑,从前年就已经开始。2012年,我国铁路货运量13年来首现负增长。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大宗货物运输量降低,而老百姓小件货物不断增多的情况下,“铁老大”寻求转型升级之路,早该是题中应有之义。

  从这个角度看,如今“铁老大”回应一部分旅客“坐高铁夕发朝至”的需求,包括此前联合一些物流公司推出货物快运列车常态化业务,并提供“门到门”服务,都只是其向更为市场化的运营模式看齐、通过小步快跑积累改革经验的几个抓手。未来的铁老大需要应对的课题恐怕会比应对春运更复杂,因为整个中华大地上的物流、人流、信息流格局都在因技术革新的推动而发生全时段的深刻变化。

  如果“铁老大”愿意以更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它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就以卖票为例,客户端的运营成本固然不低,但这一个环节上的变化不仅可以推进整个铁路运行体系的信息化改造,也可以借此积累下海量的客户数据。这些数据,不仅能告诉你的客户是谁;还能告诉你,他们的行为特征是怎样的。他们更集中在哪个时段买票,下单耗时多少,更偏好哪种检索、支付方式,最佳路线售罄时进而辗转哪些备选方案,最终选择与实际需求匹配度如何……如果“铁老大”能够紧紧抓住这些行为数据,多研究探索,由苦苦思虑“怎么活下去”,转变为“我要转型,还要变得更好”,不断的小步迭代,这样的努力会指出未来的大方向。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