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无需急救亟待实施急诊分级

2014年12月17日 10:16   来源:光明网   堂吉伟德

  记者从北京急救中心及本市多家医院获悉,目前医院急诊科的患者中,70-80%都并不需要利用大医院的急诊资源;北京急救中心出车抢救的病人中,只有15-20%真正需要急救;因急救资源被大量占用,20%患者叫不到急救车。在昨日召开的急救文化研讨会上,北京市卫计委有关人士表示,将专题调研如何为急诊“加急”。(12月16日《新京报》)

  急诊不急,导致医疗资源被浪费,而真正的急救者难以获得急救,属于时下医疗行业共同面临的困局。比如深圳市公立医院人满为患,急诊不急的情况长期以来备受诟病。2013年,深圳市儿童医院院长钟山介绍说,“就诊高峰期,急诊患儿等候时间一般都要5个小时左右,即使发烧39℃的患儿,在急诊也要等候2—3个小时。”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不能对急诊进行分级,改变由“先来后到”的传统模式,回归“轻重缓急”的专业属性,“八成无需急救”的情况就难以避免。

  曾有媒体报道说,不危重的病人由于占用了医疗资源,使得“心脏猝停”者也只能排队等侯,出现患者家属眼睁睁看着亲人死在自己眼前的悲剧。这样的悲痛最后必然会转化成愤怒的追问:医生究竟在干什么去了,为什么如此严重的病人不先救治?在敏感的医患关系下,急救人员、救护车和院前急救者,都无法弃轻而顾重,因为这可能会造成更大的风险。要解除医生的后顾之忧,给急诊加急就需要制度导航。从国外的情况看,实行家庭医生制和急诊分级应当是无以回避的路径。

  患者及其家属,因为专业知识的匮乏和急救知识的不足,对急救体系过度依赖,实则属于人之常情。就像小病都要往大医院跑一样,对优质资源的信任和向往,都属于正常的消费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分级强调和倡导,很难改变根深蒂固的就诊习惯,离不开分级诊疗的制度引导,在鼓励的同时进行强制。比如很多地方,就规定必须分级诊疗和首诊在基层,除了强制性作出规定之外,还辅以医疗保险的政策杠杆,从而有效改善了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基层医疗机构无人问津的失衡。如此既建立了有序的医疗秩序,又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患者负担的增加。

  “八成无需急救”的资源浪费和结构失衡,同样源于制度缺失所致。因而,进行急诊分级就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原卫生部下发了《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提出急诊患者就医不再“先到先治”,而是通过分诊的手段,按照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安排诊疗顺序和所需医疗资源,实现“急重优先”。然而指导原则却最后没有下文。不过,深圳等地却率先进行了急诊分级。2013年,深圳从10月1日起,在深圳6所综合性公立医院按照“预检分诊、急重优先”原则,将患者分为濒危、危重、急症和非急症4级进行分级诊疗。

  据专家介绍,为了解决急重病人及时就诊,欧美等国严格实行急诊预检分诊制度,病人进了急诊科的门,就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先行挂牌分诊——需要立即抢救的病人,挂上红牌;可以延缓20分种诊疗的,挂上蓝牌;要等其他病人都看过了,才按排队顺序轮到的,挂上白牌等。“急诊预检分诊”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国内在这方面也应破冰,当务之急就是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并印发全国性的指导原则,在进行专业把关的基础上,以医疗资源的优化促进医改的整体推进。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