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张 伟:自贸区企业公示 用“声誉处罚”重构市场信用

2014年09月26日 07:5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企业信息公示”是企业监管和诚信建设的重大改革。而今,这一制度探索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并初显威力,表明在放宽市场准入后,政府严格的事中事后监管紧随而来。不过,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明确一些基本理念,并对规则加以完善

  9月23日,上海市工商局将自贸区辖内1万余户企业的年报全部上网公示,并同时发布首份“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包括伊莱克斯、开利空调、西铁城等知名品牌在内的1467家企业,因“未按规定履行年报公示义务”而赫然上榜,被迫接受“声誉处罚”。此举意味着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初显威力,也表明在放宽市场准入后,政府严格的事中事后监管紧随而来。

  上海自贸区年初试行“企业信息公示制度”。按规定,区内企业应在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即原工商年检时段内,向工商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年报,否则将被纳入“异常名录”。如果名录内企业3年内仍未能按规定履行公示义务,将进一步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并公示。等待这些企业的,将是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银行信贷等多方面限制或禁入。

  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探索,“企业信息公示”是企业监管和诚信建设的重大改革。过去,企业一旦发生诚信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工商、质检等监管部门大多采取“罚款、没收财物”等财产处罚,或“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执照和许可证”等行政处罚。但实践证明,其效果不佳:其一,受人力精力能力所限,监管部门忙于审批,难以对海量企业进行有效监管,只能在事发后疲于应付,“亡羊未必能补牢”。其二,由于处罚信息不透明不公开,一些违法者能够“借尸还魂”,成为市场长期隐患。其三,许多企业违规时具备合法资质,这等于得到了政府的“信用背书”,导致舆论对监管者的立场、利益、能力产生质疑。

  推行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后,这些矛盾有望明显化解。一方面,企业申报和工商部门审批的任务减轻,企业不必“挤破脑袋找关系、想方设法获审批”;监管方也得以抽身,实现更加中立、科学、动态的监管。另一方面,由于企业需要对上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并接受更大范围的监督,其诚信职责加重了。这在上海自贸区公布“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后,许多企业抓紧补报中就可见一斑。

  进一步看,此项改革是政府加快简政放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后,为防止市场杂乱无序,运用市场化、社会化方式进行事中事后监管的接续措施,体现了“放管结合”的全新理念。随着国务院日前公布《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并从10月1日起全国施行,社会对此项制度抱有了更大期待。不过,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明确一些基本理念,并对规则加以完善。

  首先,企业信息公示制度的精髓,是推动政府在社会治理中“从单独监管转向社会共治”,企业等市场主体也需“从对政府负责转向对社会负责”。这就需要政府充分尊重和发挥市场力量与社会力量,运用公众、媒体监督等合法渠道,将违法者的“老底”公布于众,产生“声誉处罚”的强大震慑力量。其次,在将更多权利和责任授予社会的同时,政府如何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科学监管,已成为紧迫任务。比如,在对企业公示信息进行不定向随机抽查过程中,要既避免暗箱操作,又防止留下死角。再次,企业信息公示只是信用监管的一小部分,要实现处罚信息在更大范围、更多部门之间的联动共享,充分体现“一处受罚、处处受限”的作用,还需工商、质检、食药监、税务、海关以及社保、金融等部门的联动。只有建立起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全品类诚信数据库,深度整合各类信息数据资源,信息公示的效果、“声誉处罚”的威力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张 伟)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