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黑竹沟境内因神秘的地磁变化可以让鸽子迷路、指南针出现大幅偏离,被称为“中国百慕大”。8月中旬,5位驴友在网上相约集体前往黑竹沟景区探险,在景区迷路。其中,两名驴友与队友走散后,成功脱险,而另3名驴友至今下落不明,已经失联19天。(9月9日《成都商报》)
驴友,即背着背包,带着帐篷、睡袋,穿越、野营、徒步、骑行的户外爱好者,近些年,驴友相约成行的旅游风尚越来越受欢迎。网站、Q群、论坛等也掀起一阵“户外风”,在组织户外旅行、分享户外经验等方面非常活跃。尤其是诱人的“招募贴”,令人跃跃欲试。以此次3驴友失踪为例,Q群上如此宣传:“最深度,最原始,最疯狂,最恐怖的探险,你敢去吗?深度探险8~15天!”夸张的辞藻、绚丽的图片、热情的邀约……挑逗着人性中最原始的探索欲,不少人因此成为户外运动粉。
然而,需要警惕的是,国内不少人对户外运动认识不够,缺乏经验,一时头脑发热跟风出行,一旦遇上自然灾害,就容易走上一条不归路。仅以8月为例,接二连三的事故让人扼腕:8月10日凌晨,重庆市南川区头渡镇柏枝溪上游因下雨突发山洪,5位驴友被困先后遇难; 29日,珠海斗门黄杨山下发生一幕惨剧,一驴友不慎坠悬崖死亡;30日两女驴友南岳探险遭山洪吞噬……
悲剧频发,原因何在?必须看到,在我国尚显新潮的户外运动其实是个专业活,探险成本极高。我国户外运动虽然势头正盛,但景区安全、保险制度、救援能力等还跟不上,户外活动中潜伏的安全黑洞值得警惕。
首先,户外线路的组织随意性强。一个帖、一个群,一份精彩的文案,呼朋唤友,三五成群,领队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跟不上,这样的旅途真是“步步惊心”。危险是一方面,乱收费是另一方面。有驴友投诉某组织者在活动初期收取30元的费用,但活动中却带领队友购物,被怀疑是和旅行社私下合作,牟取暴利。而此类投诉,尤其是乱收费的投诉几乎没有得到解决。据了解,因为户外俱乐部的形式是非营利的,不少组织声明不会对安全问题负责。而旅游局也只负责旅行社的出游监督,对户外俱乐部无权管理,形成了监管“真空”。
其次,驴友对旅行的风险评估不高,自我保护能力不足。户外运动被标榜为精英中产阶级生活方式风靡全球,拥趸者众。在我国,跟风现象比较普遍。对气候、地形等艰巨性的忽视,加剧了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最后,专业救援力量较弱。当发现驴友失联时,救援必须分秒必争。国内专业救援队伍似乎跟不上发展迅猛的户外运动。驴友从失联到施救,耗时长,施救主体单一,救助低效,有时受民众诟病。在欧美国家,除了户外运动的保险市场较成熟外,救援组织也比较发达。除政府的救援组织外,同时也有民间的救援组织和志愿团体。这些团体往往由户外运动爱好者和热心的社会人士自发组成。资金来源也是多方面。美国救援协会业务上归地方警察局领导,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因而享有诸多优惠政策。1950年成立的美国救援协会为全国性组织,各州都有分会,均设有多个救援中心,每个救援中心有数十名志愿者,每天都有一人值班,遇有求救时值班员一般要通知25名左右的志愿者,要求至少有10人到达现场参加救援。他山之石,值得借鉴。
总之,在户外运动风行的今天,不时爆出的生命悲剧一再警示我们:产业开发、安全监管、救援制度等的“黑洞”亟待正视并尽快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