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交友不慎”当做贪污腐败的挡箭牌

2014年09月09日 14:11   来源:荆楚网   南东月

  近年来,不少落马贪官在悔过书中都会提到这四个字“交友不慎”。其实,很多官员的“商界朋友”之所以和他们交朋友,是冲着他们手中可以变现、寻租的权力,是想从他们身上得到可观的利益。(9月9日 中国新闻网)

  通过报道我们得知,自2001年至2012年,金昭在担任满洲里市副市长、扎兰屯市市委书记、呼伦贝尔市副市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朋友”黄俊仁等15个个人及单位的财物,共计人民币223.6万余元、美金4万元。可见,金昭的整个堕落史,是和其所谓的“朋友”是分不开的:“朋友”看中他手中的权利,投其所好按需送礼,金昭再为他所谓的“朋友”进行各种“关照”。表面看似朋友交往,实质上上演的是官商勾结的戏码,进行的是利益的互换。

  为什么类似金昭这样“交友不慎”的官员大有人在呢?我们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找原因。首先,为官者,手中握有权力,拥有决策权、指挥权和控制权;经商者,追求的是利益,追求的是金钱,所谓“巴结”官员的最终目的是让自己赚大钱。当官商相遇时,部分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党性原则的官员免不了偷偷把“好处费”揣进口袋,“收你钱财替你消灾”成了很多受贿官员的真实写照。即使有些官员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合理不合法的,但是侥幸心理让他们收不住手,刹不住贪污受贿的车。总之,官员贪污腐败的最关键因素是缺乏道德信仰,缺乏法律意识,党性觉悟较低。

  另一方面,官员贪污腐败是和制度和监管的漏洞是分不开的。当官员为商人开启绿灯之时,为什么没有监督机制对这种行为亮红牌?可见,缺乏监督的绝对权力是导致腐败的重要因素。所以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常态监督机制和腐败惩戒机制,是杜绝贪污腐败的坚实壁垒。

  “君子之交淡如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很多古语良训不仅引导我们做人之道,同时也暗示了一条官商交往之道。此外,中央领导同志也明确指出过:“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所以说,公务人员和领导干部要守住党纪国法的“高压线”,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遵循正确的官商交往之道,坚守“一心为民”,做到“两袖清风”。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