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六天上海中小学就将迎来开学,一些提前拿到一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的家长和老师发现,语文课本比原来轻薄了很多,不仅删掉了旧版本中全部8首古诗,7个单元45篇课文也缩减为6个单元的40篇课文,篇幅总量减少了30%,识字量和写字量分别比原来减少了16%和45%。(8月26日《新闻晨报》)
在教育弊端日益凸显,孩子学习任务愈加繁重的当下,通过对教育制度和授课任务的纠偏来达到减负的目的,这早已成了一种社会共识。此番语境下,上海市通过教材“瘦身”的方式来缩减孩子的学习量,其政策善意是值得肯定的。但遗憾的是,它以全部古诗为“发泄”的对象,在将它们请出课本的同时,还给它戴上了“生字繁多”的帽子。这趋于极端的处理方式,与其说是在减负,倒不如说是在用行政的手段给大家构建了一个教育乌托邦,它看似美好,实际上却遥不可及。
众所周知,诗歌作为重要的文学体裁,它走进课本的目的,并非是以文字呈现的方式,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了解更多的成语。相反,它是要求学生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去感受诗歌所体现出来的意境,去感知作者写这首诗时可能要表达的内心情怀。于此来讲,在小学课本中保留一定数量的诗歌,不但没有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相反,却是对学生思维的一次重要训练。
这其实也和小学教育的基础功用不谋而合。很多时候,我们可能都会以一个学生识字的多少、背诵课文的篇数来评价他的学习成败,事实上,小学教育的目的并非如此。其主要功用,乃是通过对不同课程、不同文学体裁的接触,去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让他们对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的内心感知。而这种思维模式的取得,诗歌的训练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它不同于现代散文的直抒胸臆,也不同于课本插画的一目了然,相反,它却是利用简短、押韵的文字让人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去发挥自己的想象,给那张空白的纸填充上个性的图。这无论是对想象的扩展,还是认知事物角度上的定位,都是大有裨益的。
事实上,上海市教委之所以认为诗歌是学习的负担,其病根还在于当下诗歌的教学手法上出了问题。要知道,诗歌教学的重点,第一是品味语言,第二是体验情感,第三才是传授适当的知识。可反观当下的诗歌教学,一些老师要么用层层肢解的方式将诗歌分解得七零八碎,让其美感丧失,画面感全无,要么采用呆板的理念,在教完生字词后,便将剩下的抛给学生。这种毫无新意的诗歌教学方式,到头来可能就只剩下了“全文背诵”的字眼,对学生来说,学习它不但是一种负担,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折磨。
因此,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并不是粗暴的删除几首诗歌,简单的降低学生的识字量就能达到的,当下最应该做的,乃是在正确教育观念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感受思维的乐趣,体验知识带给他们的快乐,而不是学习任务下的教育考核、行政命令下的功利思维,毕竟,疲于表面的教育减负,最终搭建的,都只是一个处于幻境中的教育乌托邦。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