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对水质标准的认知,不是用数据来了解的,而是通过可饮用、可游泳来判断,更应以领导干部以身试水来检验。”浙江“可游泳河段”申报活动日前启动,在6月26日举行的申报活动的视频会议上,浙江省人大副主任茅临生表示(6月29日《新京报》)。
让领导干部以身试水来检验水质,显然有助于增强治污的紧迫感。不容讳言,官员长期只接触不能直观地显示河道水质的数据,相比于受污染侵害的周围百姓,或也因此少了感同身受。而对于不少官员,高高在上,衙门作风,远离污水横流的环境,甚至因为终日身处于所谓高尚场所,或产生污染已经得到整治的错觉。
实际上,现在的许多河流尽管年年在整治,然而或成效不大,或污染依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可游泳,尤其是领导下河游泳还没有成为河水治理好的标准。官方与民间对水质的认定和要求相去甚远。也正因此,市民才屡屡提出要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乃至从自己的口袋里掏钱悬赏。
不以部门报上来的数据为准,而是以可游泳河段为准,其中也有着对于数据失准的担心,事实上,数据的弄虚作假已是公开的秘密。而这当然是因为责任意识、为民情怀的缺失。也因此,让领导干部以身试水,从根本上说体现的是对官员的监督和制约,是一种形象化的问责追究。
治理水污染以可游泳为标准,才可能在水污染治理中,彻底堵死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空间。游给人民群众看,才能让人民群众信服。同时,这也必然成为对水污染治理进度的倒逼。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