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抢孤儿 谁让爱心成负累?

2014年06月26日 10:07   来源:光明网   木须虫

  2014年6月24日《新闻1+1》播出节目《杨六斤:从弃儿到“宠儿”!》,广西14岁男孩杨六斤,一人艰难生活6年,吃草一样的野菜。报道后,六斤被接到深圳免费读书,捐款达500多万元。24日,亲属将六斤接回家。堂哥杨取林表示,六斤要回原校考试,以后去留完全尊重六斤意愿,决不乱用捐款。(6月25日 央视网)

  杨六斤的故事还在发酵,这个被舆论改变命运的孩子,还将继续面对更多不确切因素的操控。特别是500多万的捐款,早已超出了一个孩子成长的基本所需,因为它的诱惑,让“跨省抢孤”倍受质疑,并还将考验着权力与人性的伦理。在舆论的曝光下,一切都显得冠冕堂皇,待时过境迁,归于暗淡之后,谁能保证不会节外生枝,诱发出更多的纠纷,乃至祸端?

  有专家指出,这是儿童福利保护制度的空白,特别是监护权剥离转移制度设计的缺失所致,监护人权利与约束缺少明确有效的规则。的确,这是一个根本原因,也是一个老生常谈问题,差不多每一起与儿童相关的公共事件,都拿它作了结语,比如兰考的袁厉害案。这些表明,每个看似特别的个案,背后都有深层次的原因。

  杨六斤的遭遇,有人评论是从一个悲剧走向另一个悲剧,不无道理。冷可罗雀,热能烫手,皆因一个钱字。无人抚养让他成了弃儿,捐赠成巨款又让他成了“宠儿”。500万的爱心捐赠成了一种负累,让人纠结与唏嘘不已。爱心没有错,但爱心过度的确又能产生负担。这世间不止一个杨六斤,类似的被专家称之为“事实孤儿”多达62.5万人。可惜,不是所有“事实孤儿”都如杨六斤一样幸运,绝大部分都挣扎在基本生存的困境中,生活在公共救助与公益救助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从这个意义来讲,杨六斤只是“舆论救助”的一个缩影,同样也折射出社会公益发展的瓶颈与短板。

  如果从普遍层面解决问题、有效统筹资源分配和有利于监督的角度来看,社会公益机构的救助更优于直接捐赠。比如,杨六斤如果由社会公益组织给予救助,所需资金由爱心基金支付,爱心基金向社会募集,常态性的机制,就能避免多对一“爱心暴富”的尴尬,就能使得更多的“杨六斤”都有机会得到救助。

  靠媒体掘出的爱心洼地,能改变的只是一个人的命运,背后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统筹资源来满足儿童福利保护的需求,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构承担的通畅救助体系。一方面,政府应当发挥基础性作用,加大投入,采取供养、补贴等形式,使得儿童福利成为普惠式福利;另一方面,引导和扶持民间公益慈善组织发展,增强慈善的影响力与覆盖面,充分汇集和释放社会爱心,成为儿童福利保护充足的补充。在此基础上,加快儿童福利保护和公益慈善立法,健全权利与义务、责任与约束等方面的规则,来防范风险,规避矛盾。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