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共物品涨价之声不绝于耳,水、电、气价要涨,地铁等公交票价要涨……而且,仿佛“涨价才是硬道理”。我们真应如此看待涨价吗?
别低估企业的逐利冲动
向居民提供的水、电、气等资源类产品具有社会福利性质,所以是公共物品;其价格应该上调吗?个人以为,涨价须谨慎,且须严格、科学地评审资源生产企业的涨价诉求。
谋求涨价的企业手攥一支令箭:水、油、气、电等价格的上涨会抑制资源浪费,迫使人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资源的永续利用。
对企业的这个涨价逻辑,政府须给予警惕。首先,国内水电气等价格和民众尤其是中低层人群的收入水平相比,已不算低。既然如此,靠通过进一步涨价来限制消费,其效果颇为可疑。其次,国内主要资源生产企业都是国企,“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他们深谙此道。而且,国企也有强烈的逐利冲动。因此,对生产企业的涨价诉求,政府须作严格、科学的评审,力避民众为企业的低效率、人员臃肿埋单,也要力免民众成为企业难填欲壑的牺牲品。
笔者认为,水、电、气等公共物品的涨价会对社会造成负面的外部性,不过它们至少不会加剧资源浪费,因为理性经济人不会因为商品更贵了而去消耗更多的资源。
别加剧环境“公地悲剧”
虽然资源消耗不增加,往往意味着环境污染不加剧,但公共交通票价的上涨却会加剧环境污染。为什么这样说呢?
环境“公地悲剧”有令人信服的经济学解释:它的一个表现是,当明知空气污染或将出现时,私家车主们从其个体理性出发而作出的选择,会导致集体不理性。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没有有关部门的疏导或限制,车主们会循这样的思路作出选择:如果我不开车,生活的不方便是我付出的成本,而空气质量不会因我不开车而明显改善,所以我不开车的收益几乎为零。对比成本和收益,不难推断每位车主的理性选择是开车。然而,车主的理性选择却会共同造就环境“公地悲剧”。要应对“悲剧”,有关部门的疏导或限制不可缺少,而为人们提供便捷、便宜的公共交通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疏导。
在几乎人人都在讲节能环保、低碳发展的现阶段,对发展何种能源对治污、减排最管用的看法各不相同。但是,人们对发展公共交通的环保意义很少有分歧,因为不论公交工具消耗的是汽油、柴油、天然气还是电力,众多乘客必会摊薄人均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据此可以推论,凡是不利于公交发展的政策,一定有负面的环境外部性。
以北京为例,近期正在酝酿提高地铁票价。涨价的逻辑包括,首先,地铁票价远低于成本价,价格倒挂导致地铁公司严重亏损,地铁事业享有政策性支持,北京市政府按规定向地铁公司提供补贴,补贴渐多使政府不堪重负,于是谋划通过上调票价而甩掉包袱。其次,近些年发达国家的不少城市都调高了地铁票价。
这套逻辑至少有两点笔者不能同意:第一,这“国际经验”不靠谱。支持涨价的人说西方不少城市的地铁都涨价了,所以我们也得涨——这是挟洋自重。第二,因为经营压力大、财政补贴多,地铁就应该涨价——这不是科学态度。反观今年春天,巴黎遭遇极少见的灰霾,PM2.5曾升至100以上,结果巴黎市政府赶紧实行地铁免费。北京2013年的PM2.5均值高达89.5,灰霾围城已成常态,而现在北京还在酝酿地铁涨价,这与巴黎的差距不让人惊讶吗。
笔者认为,应厘清地铁票价与空气污染的关系。目前地铁因其便宜和快捷,成为北京多数民众的首选交通工具。不少上班族虽然有车,也因为地铁的好处,而选择不开车。地铁票价上涨后,一部分地铁族会重新算经济账,并转向其他交通工具,比如巴士车和私家车。巴士车多以柴油为动力,乘客增多会使巴士车的负重增加,从而增大柴油消耗量,尾气污染会相应增加,那将使已经非常脆弱的北京空气环境雪上加霜。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