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婚丧"同僚莫入" 网友: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

2014年05月29日 09:34   来源:羊城晚报   

图片转自《扬子晚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河北省石家庄市纪委5月下发《中共石家庄市纪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婚丧喜庆有关事宜的通知》,严禁党员干部办理婚丧事宜过程中邀请同事、部属等利益相关人员参加。(新华社石家庄5月27日新媒体专电)

  点赞 宴席已成腐败土壤

  我们要面对现实:因为请客送礼的陋习,人与人之间越来越虚伪,社会也多了滋生腐败的土壤,民俗应该改一改了。我们这里办升学宴、满月酒、庆生等各种请客送礼让人烦死了!

  天山红花:好好好!早就该禁,作为基层小公务员,早就不堪“红色炸弹”袭击。

  4shuming:党员干部就应有些约束。真受不了,就辞职,反正有人争着要这些职位。不约束就会产生腐败!

  吐槽 很多同事也是朋友

  新浪河北邯郸网友:凭什么结婚不让邀请同事,很多同事也是朋友。

  八卦五行都不会:组织上的人都不能见证你的爱情,郁闷呀!

  诸葛居士:难道当年参加张思德同志追悼会的同志们都犯错误了?

  新浪天津网友:以前送礼还能吃点,现在送了礼啥也吃不到了。

  新浪西安网友:没有亲戚的人家咋办事?总要有人帮忙捧场吧?

  北京王建文:今后娶嫁要图热闹,只能邀请非亲非故的人参加了?

  折中 可邀请同事,但严查重礼

  就叫那啥啥吧:应尊重民俗,涵育人情,可邀请同事,但规定收受重金重礼与受贿同罪。既反腐又全了民俗。

  尾号0857:参与同事之间的婚丧喜庆,只是图个热闹或寄托哀思。为反腐,可定个礼金标准。凡经举报查实,超过标准的,就以党员干部行贿受贿论处,岂不人性化些?

  ·专题整理 小强 感谢新浪网友·

  点评

  婚丧禁邀同事,看似无情却有情

  张枫逸:的确,我们在单位里,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不仅是工作关系,也存在私人感情。我们早已习惯了为同事送礼随份子,猛然收到这样的禁令,在感情上难以接受。不过,细细品来,禁邀同事的背后看似无情实则有情。

  首先,有利于预防腐败、保护干部。在腐败无孔不入的当下,婚丧事宜早已不是单纯的礼尚往来,而成为行贿受贿的平台和载体,喜庆红包实际上就是一个个糖衣炮弹。禁邀同事部属的规定,是一场反腐“及时雨”,断了一些干部借机敛财的念头。同时,有利于为党员干部减轻负担。对于不少部门尤其是大单位而言,“随份子”早已成为幸福的烦恼,今天同事的儿子结婚,明天领导的孙子满月,大事小情都要参加随礼。尽管为人情往来负担所累,但谁也不愿打破这样的“潜规则”。有了禁邀同事的“尚方宝剑”,党员干部就能长舒一口气,从日益增长的人情债中解脱出来。

  点评

  不能“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

  陈广江:虽然一些官员习惯于借红白喜事敛财,将习俗异化为以权敛财的工具,但必须指出的是,传统或习俗本身没有错,有错的是不受制约的权力、蠢蠢欲动的私欲。曾几何时,不管在机关还是企业,职工家里有了婚丧大事,同事们都主动参与、伸出援手,洋溢浓浓人情味和民俗味。约束官员、打击腐败,也应对以权谋私者“亮剑”,而不能“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

  婚丧嫁娶,人人难免,党员干部不是冰冷的机器,也有正常的人情往来,如果同事的父亲去世都不能拜祭一下,让人情何以堪?

  之所以会出现个别干部变相大操大办婚丧事宜的情况,并不是因为禁令不够严格,而是禁令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中央三令五申,严禁党员干部大操大办、借机敛财,地方需要做的就是要贯彻落实,而不是搞搞样子、走走形式,制定一个貌似更严的禁令当成交差。禁令若不落实,再严又有何用?

  婚丧事宜是否邀请同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有没有利益输送、行贿受贿等违规违纪行为,而“婚丧事禁邀同事”的规定,无疑在避重就轻、避实就虚,不仅难以取得实效,反而误伤了正常的人情和习俗。在党员干部办理婚丧事宜方面,最需要做的就是不折不扣地落实现有中央禁令,对明知故犯者出重拳、动真格,而不是搞一些类似“老死不相往来”的花架子。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