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鹏:有信用走遍天下 像珍惜眼睛般珍惜信用

2014年04月28日 10:2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4月26日,认证为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的“@上海发布”称,从即日起,身份证号前两位为31的上海市民,可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网络平台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此前不久,央行征信中心发布公告表示,将逐步扩大互联网查询本人信用报告试点省份,直至涵盖所有省份。届时,一人一份信用报告且可随时查询将变为现实。

  每个个体的信用,是诚信社会建设的基石。而每个人“私人定制”的信用报告,则无疑是个体信用的“名片”。它不仅详尽记录了每个人信用卡数量、贷款数量,以及欠缴税费等情况,而且随着征信体系的逐步完善,它还将成为金融机构、用人单位、中介机构等了解个人信用等级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到个人切身利益。因此,每个人都要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

  信用,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事实上,一个人人都讲信用的社会,其运行成本将会大大降低,运行效率将会大大提升。笔者曾了解到,某公司国内业务部120人,国际业务部6人,但国内外业绩几乎持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际业务节省了大量信用确认的成本。无形信用能带来有形收益,正渐成共识。

  由此,无论是从个人利益而言,还是从社会运行而言,每个个体均应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可以预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全社会诚信意识的提升,一个“有信用走遍天下,无信用寸步难行”的时代即将来临。(经济日报记者 胡文鹏)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