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的公安部123号令实施已一年有余,值得关注的是,针对越来越猖獗的“买分卖分”现象,公安部交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公安部将继续指导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进一步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和监控设备、规范违法认定和处罚标准、打击非法中介遏制“买分卖分”现象。(4月8日《山东商报》)
随着“史上最严交规”的“上路”,交管部门对违章行为的扣分越来越给力,闯红灯扣6分、不系安全带扣3分、行驶途中抽烟扣1分……严厉的处罚,有效的遏制了不安全、不文明的交通违章行为,保障了道路的安全和畅通。然而,“买分卖分”却如“毒瘤”一般,侵蚀着最严交规的整治成果。有人甚至戏言:“天空飞来五个字,扣分不算事,是事也就是一阵,买分就完事。”
应该说,处罚不是目的,只是促使大家遵守交通规则的一种手段。可部分人违章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三省吾身”,改正自己的不安全驾驶习惯,反而挖空心思的钻制度的漏洞。让“买分卖分”成为风气,部分人小错能免,最终难免麻痹大意,陷入“扣分—买分—再扣分—再买分—重大交通事故”的恶性循环,最终害人害己。
当然,扣分之所以在部分人眼里不是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交管部门内部的事。一是设备“近视”的问题。“目前,道路上安装的探头只能拍到违章车辆的车型和车牌号,却拍不清司机的相貌。”让很多违章司机钻了管理漏洞,找人“代劳”。二是目前非现场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没有严格核对驾驶人图像等信息的问题。部分司机可以一天路上的连续违章用两个本“顶缸”。三是执法队伍中“内鬼”与黑中介相互勾结的问题。
然而,“买分卖分”的猖獗,严重违背了“史上最严交规”制度设计的初衷,并使相关信用数据搜集的可信性失真。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必将严重动摇交通违法行为非现场执法公信力的基础。因此,“买分卖分”是必须严厉打击的重点。只有遏制“买分不是事”,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政策的效力。否则,“史上最严交规”就变成了只对守法者有效的“橡皮图章”。因此,希望交管部门下一步拿出有力的措施彻底解决“买分不算事”。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