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金色大厅“镀金”才是真的文化自卑

2014年03月12日 09:54   来源:中国网   陈小二

  去年9月,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响乐团团长谭利华带着他的团队去维也纳音乐厅演出。演出结束后,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的文化参赞对谭利华说:“今晚我挺直腰板了。”此前的8个月,这位文化参赞已经接待了到访的133个中国音乐团体,大部分都是来“镀金”的。在今年两会上,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团长宋祖英对此表示:我去金色大厅做演唱会开了“坏头”(《中国青年报》3月10日)

  关于中国乐团扎堆在金色大厅演出的话题,这些年来一直不绝于耳。开始的时候,人们还以为这是文化走出国门的表现,可日子久了,媒体、业内人士纷纷看出了“门道”,发现这些所谓的乐团、音乐人不是出国展示“文化自信”的,而是去“镀金”的。

  在人们的观念中,只要去了世界最高艺术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回国之后就身价倍增,殊不知,维也纳金色大厅也是打开门做生意,只要给钱,不管你是什么水平,五音全不全,识不识谱,皆可登台。

  没有观众怎么办?没关系!自己凑。四五个团体凑成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你唱时我鼓掌,我唱时你鼓掌。演出完毕之后,从网上down下一个市长的签名证书带走。难怪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的文化参赞在维也纳直不起腰来?换了我是文化参赞,岂止直不起腰来,还要脸红耳热直冒汗,脸都没地方放。

  同样是“文化输出”,与我们到维也纳金色大厅“镀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艺人这些年来迅疾而高效的“捞金”能力。岁末年初,我们刚送走了“长腿欧巴”李敏镐,又迎来了《来自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金秀贤。最近,“都教授”参加江苏卫视《最强大脑》录制,5小时就捞金300万。有这样的战绩,想必韩国驻华大使、文化参赞们绝不会直不起腰来。

  当然,最关键的是,韩流刮到哪儿,韩国品牌、韩国文化就在哪儿发烧。韩流早已不局限于韩剧、韩剧明星,而是已经发展成为包括出版、漫画、卡通、音乐、游戏等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韩流作为韩国的“国家名片”,更为拉动韩国餐饮、服饰、电子等其他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难怪连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两会上都提到了《来自星星的你》。王岐山谈星星,绝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看到了韩剧中蕴含的文化软实力,而这些正是我们文化发展的短板。

  看看我们的演艺团体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表现。再看看都教授5小时吸金300万的超强实力,不仅中国文化参赞感到腰杆挺不直,我们这些普通观众也感到羞赧。有人说,制止这些文艺团体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最好的办法是加强审批,让他们少出去丢人。而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对其进行审计,调查一下背后的“金主”是谁。

  对于那些自掏腰包的个人、企业,既然愿意丢人,谁也拉不住,而且早晚有一天他们会被市场淘汰。可对于那些由政府出钱,到金色大厅进行“文化输出”的团体(据媒体报道,此类团体是金色大厅演出“主力”),则要进行严格审查,坚决杜绝这种打着文化输出旗号进行政绩包装的行为。

  抢着去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说到底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表现,也是一种畸形的文化政绩观。眼下,对比狂飙突进的韩流袭击,我们的文化管理部门、演艺团体也理当反思,我们到底要发展怎样的文化产业。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当年京剧风靡一时的础石,也是今天韩流崛起的根本,再看看我们去金色大厅演出的某些团体,基本功不硬、浮躁功利、模式单一、创新不足……靠去金色大厅镀金展现文化自信、要政绩,跟阿Q跟小D比虱子大小一样可笑,我们看到他们展现的不是自信,而是深深的文化自卑;不是政绩,而是管理不好文化、发展不好文化,糟糕的成绩单。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