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科研投入的效益,应用科研要紧盯市场,紧盯需求,应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携手合作,打造新型协同创新平台
在我国,财政对科技的投入35年间增长超百倍,从1978年的52.89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5600.1亿元,有力地推动了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可是,现行的以行政为主导的科技资源分配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顾逸东表示,现在拥有科研经费分配权的部门大概有20个,各部门都有一批专家,导致项目评定低水平重复。他建议,加强对科技重大专项的动态评估,且要增强评估独立性,以第三方评估为主,并建立重大专项退出机制。
制度创新如何为科研投入增效,各地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去年年底,湖北出台了《促进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确立了“实惠归个人,荣誉归单位,利益归社会”的“三归”机制,通过改革创新大幅提升了科研投入的效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财政厅厅长王文童认为,“暂行办法”创新研发经费的管理,实行经费直达团队掌控,政府购买服务,社会中介财务管理;创新项目的资产管理,研发团队和个人,用国家和省级的财政性资金,成立项目法人公司,实行项目的法人制管理;创新成果的权益管理,荣誉权归学校院所,产权归属团队,所有资产的处置都由研发团队处置,明确资本所有权、资产所有权;还创新了财政激励方式、创新风险管理模式。
作为科研投入的承接方,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表示,我国拥有自己专利的企业尚不足2%。要提高科研投入效益,必须改变“先有成果,再找企业”的思维模式,应用科研要紧盯市场,紧盯需求,应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携手合作,打造新型协同创新平台。
健全市场导向机制是提高科技投入效益的关键。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科技厅厅长郭跃进认为,改革科技投入方式,要有“前”有“后”,即创新前资助方式支持基础性、前沿性、公益类和共性技术类技术,创新后补助方式支持创新平台、创新型试点企业建设。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共性技术、公益技术的开发、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和竞争性分配,财政专项不应“撒胡椒面”,按地区、按条块分指标,而应公开“竞标”,多中选好、好中选优,使有限的科技投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经济日报记者 魏劲松 佘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