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治理河涌,不只是花钱多少的问题

2014年02月27日 08:33   来源:羊城晚报   耀 琪

  报载,经过广州市“两会”讨论,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17处修改,其中两处与治水有关,包括增加了“开展对已整治河涌的复查和治理”的说法。据了解,石井河和广州西北部7河涌已开始招标进行后续治理的前期勘察,而其后治理工程投资将超70亿元。

  在去年11月,水务局就发布相关招标公告,拟用一年时间全面摸查石井河流域污染源情况、水质现状,并给出水质保护办法。石井河“体检”的消息发布后,中山大学有教师曾撰文质疑:石井河整治14年,如今才来搞情况摸查?市水务局局长则说“你说给500个亿让珠江水马上变清那也是不可能的,谁都知道污染容易,治理起来很难,治理的时间肯定远远超过污染的时间”。

  广州的河涌污染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而变得严重的。治理河涌,本身就是和这个进程相抗衡的。一个区要致富,要发展工业,要增加人口,肯定就会不断地增加对土地和水源的索取。一方面是经济建设主导,另一方面是污染只会往下游去,不会留在本区,因此,想让各个区为了环境束手束脚放慢发展,逻辑上是很难的。

  广州在亚运前果断投入过百亿去治河涌,更像是一次运动式、应景式的城市治理。它更像是治标,而非治本。看看短短的东濠涌,花了庞大的财政投入,也只获得人工金鱼缸效果。在市区视野之外的河涌,别说变清,能挡住污水进入就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巨额的财政投入,是只管水、管岸的,管不了企业行为和社会责任的。

  石井河之黑,广州人皆知,关于其成因调查,估计都可以成为很多专家评职称的学科论文了。水务局再次去复查,这个态度没错,但水务局的能量可否强到制止上游工业排污的层面上?如果不行,又该如何保证那些企业会乖乖地把污水从污水管中引走呢?

  广州治理河涌的艰巨之战,表面上看是和环境作战,和脏乱差作战,实际上也是和行政体制内的诸多矛盾在遭遇。长期以来,GDP的强力驱动,压倒了环境保护的能量;基层利益的强大,压倒了整体环境的福利。仅凭水务局一家之力,当然会“治理起来很难。”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