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的市政府常务会议部署了城中村消防隐患整治工作。广州市公安消防局副局长李梅玲在发布会上透露,未来将在城中村建小型消防站,并要求出租屋有消防楼长,鼓励群众拨打96119进行火灾隐患举报。
常言道,一家失火,祸殃四邻。由于城中村的规划、建设、管理相对滞后,这一点表现尤其明显。相关部门统计,广州目前有城中村136个,建筑约11万栋,涉及人口450多万人。而按现在广州消防站的布局,7000多平方公里面积内投入使用的只有63个,远远不够。教训堪称惨痛,2009年以来,“城中村”发生火灾4132起,约占全市火灾起数的57.44%;死亡57人,占全市火灾死亡人数的67.85%。如本月12日,白云区沙涌出租屋发生火灾事故,1家6口均因烟熏致死。
小型消防站不是新生事物,虽然在每个城市的功能定位略有不同,但无疑都是为了缩短灭火救援路程半径。从针对性上看,武汉的主要为了保障繁华商圈消防安全,上海的主要倾向于高层建筑消防,南京的主要设置在秦淮区老门东、门西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相比而言,杭州的社区消防站与广州的定位较相似,都是防范城中村隐患的。从效果上看,建小微型消防站,设立值班室,哪怕只有简单的破拆和灭火工具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火患的蔓延。
建小型消防站,很多细节尚待厘清。首先,钱由谁出?136个村,按照最低配置“一村一站”,也要一百多个,办公房屋租赁、消防设备购买都需要真金白银,是由财政统一拨款,还是由城中村自筹?其次,人员以谁为主?消防局负责人只讲到“消防队员和综治治安队员联合”,而从上述几个城市的经验看,多数都以现役消防员为主,这样才能确保救援的专业性。
其实,城中村防患未“燃”更重要的是练好“基本功”,也是对火灾“釜底抽薪”更有效的。例如消防隐患的排查和基础设施的升级,近年来虽然加强了消防宣传和管理,但事实说明,效果并不明显,私拉电线密如“蜘蛛网”,“住改仓”屡禁不止,违规“握手楼”层出不穷,消防设施依然稀缺……如果这种状况不彻底改观,即使建了小型消防站,也难言乐观。
(责任编辑: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