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年终岁尾,看今年微电影的发展,可谓红红火火,但,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微电影也不例外,红火的背后也有难题。
难题之一是不赚钱、赚钱少。从产业的角度讲,微电影整体上拉动了影视产业的发展;但对创作个体、尤其是专业团队而言,微电影却并非理想的投资领域和经营品类,因为微电影的利润不高,不赚钱、赚钱少。
微电影不赚钱,原因有二:一是微电影成本低,微电影是“微投入”,自然难以获取高额利润;二是微电影门槛低,没有行业和专业垄断,没有暴利,可以说微电影甫一出现,就进入了自由竞争和大众消费阶段。
——成本低,竞争者众,自然就难免不赚钱、赚钱少。那么,不赚钱对微电影的发展,影响有多大呢?
不是致命的。毕竟,大多数微电影本来就不致力于赚钱,比如很多大学生拍的微电影,用于表达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和情感,更像是一种话语权;而对一些青年创作者而言,创作微电影是在圆自己做导演、演员或摄影师的梦,或者说,他们先拿微电影练手,微电影做好了,再做数字电影、电视剧、大电影,所以他们也并不指望微电影能赚多少钱。但对专业团队而言,不赚钱、赚钱少,也就意味着这条路不好走。
难题之二是赛事难办。今年的微电影赛事数量上依然很多,但基本上呈现出一种“1:1:1”的局面,也就是说:三个微电影大赛里就有一个压根没办起来,有一个是半途而废,只有一个有始有终、算是修成正果;但在这修成正果的赛事里,又有一半属于勉强支撑到最后、草草收场的,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质量不高。
究其不如人意的原因,主要在于举办方资金不足、参赛作品不多、社会支持度不高。说白了,还是缺钱缺人,而归根到底是缺钱。
所以,投资和赢利问题,成了微电影难念的经。
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提出微电影的网上收费模式:网民看微电影要收费——这种模式,或者说这种想法,是一厢情愿的,因为微电影的主体受众是普通百姓,是广大的屌丝人群,要他们付费去看微电影,几乎等同于拒人千里之外。其实,别说是微电影,就是我们的电视节目也只能在小范围,面对高收入、高职位、高学历的所谓“三高”人群,做些收费的尝试,何况是微电影呢。
倒是有些行业微电影大赛和地方微电影大赛,较好地解决了钱和人的问题:由政府部门和企业牵头,发动、调动民间力量参与,一方面通过微电影赛事和作品展示了行业形象、打造了地方名片;另一方面又为微电影创作者提供了资金和平台,实现了举办方和创作方的双赢。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就是生活;微电影只有直面生活,解决难题,才会迎来美好明天。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