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关怀纳入政府议程值得肯定

2013年12月03日 07:30   来源:燕赵晚报   雷泓霈

  贵州省将采取多项举措加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和教育工作。实施三优先,即优先教育和监管留守儿童的安全、优先帮助和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优先关心和照顾留守儿童的生活。留守儿童达50人及以上的学校要按规定建立标准的“农村留守儿童之家”。不足50人的学校要设立亲情视频室或语音聊天室。建“代理家长”志愿者队伍,开展教师和“代理家长”双管活动。(12月2日《贵阳晚报》)

  留守儿童增多已成为严重的教育和社会问题,比如留守儿童多患有“情感饥渴症”,很想念父母。1岁~15岁是人的情感、品德、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缺乏亲情,会让孩子失去心理安全感,让人格、智力、道德等发展出现诸多不和谐,让代际关系生疏、冷漠,容易出现学习焦虑、沟通焦虑、处事敏感、容易冲动、逆反心理等人格缺陷,调查显示,近60%的留守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再比如,“留守儿童”更容易成为问题儿童,不少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多数都是这种孩子,加剧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因为赚钱而让孩子无法健康成长,这显然不是赚钱的终极目的。所以,针对这种“亲情缺失”,贵州省出台了温情的公共政策,不仅送政策,还给孩子送拥抱,送亲吻和亲情,公共品的公共属性和孩子的情感需要、社会需要和家庭需要,紧密结合,发挥出了最温暖的公共效应,这才是最有价值的公共品。给孩子送去温暖和关怀,让丢失的爱重新拾回来。坚持时日,孩子冰凉的小手就会重新温暖起来,孩子成长中的缺憾和不足,就能得到及时弥补。

  在当下“留守儿童”还不能完全杜绝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切实将对孩子的“亲情反哺”、“情感安慰”提升到行政关怀、公共品发展的高度,将对孩子的情感发展纳入政府议程,这种观念进步值得嘉许。这样的做法若成为常态,由于亲情缺失造成的儿童发展问题,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化解,这对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都是一种完善和推动。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