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带来的不信任,以及对高品质食品的追求,是百姓形成功能性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也正因此,商家频频打出的“概念牌”才不乏拥趸,并借此吸金获利。
“土鸡”、“土鸡蛋”、“土猪肉”,近年来在禽畜市场,商家们流行打“土”牌,推行“土概念”,凡是能挂上“土”字号标签的产品价格都高于同类产品——11月12日,本报报道了农产品一傍“土”字就身价倍增的现象。
在商家打出的各种“概念牌”里,“土概念”只是其中之一,五花八门的“概念产品”让不少消费者深感困惑。除了“土鸡”还有各种“概念鸡”,如正宗柴鸡、宫廷老母鸡、月子专用鸡……还有五花八门的“概念蛋”,比如生态蛋、五谷蛋、素养蛋、初产蛋、宝宝蛋……与此类似,还有让人眼花缭乱的“概念水”,比如11月12日《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质疑的酸性水、碱性水、活化水、臭氧水、小分子团水……这些“概念产品”种类繁多,花样翻新,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贵,而且相关行业标准大多缺失。
消费者追求安全、健康、营养的食品,无可厚非。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带来的不信任,以及对高品质食品的追求,是百姓形成功能性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也正因此,商家频频打出的“概念牌”才不乏拥趸,并借此吸金获利。
不过,来自权威部门和研究机构的结论,恐怕要给消费者泼上一盆冷水了。本报11月12日报道称,来自武汉市餐饮协会提供的一份检测结果显示,高价“土鸡”和普通鸡在营养价值上并无多大差异,当地农业局和工商局则称,这些禽畜类产品究竟怎样才算符合“土”字条件,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市场上标称的所谓“土品牌”,更是不乏鱼目混珠者;此前,“概念蛋”则多次被证实是炒作,其营养价值也是大同小异;11月12日《人民日报》的报道称,各种“功能水”其实不靠谱,“功能水是一个没有被认可的概念”,水研究专家称其无益健康。
趋利避害,对产品可能存在的问题“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多花钱买质量更好的产品,是消费者生活质量提高以后的正常心态。问题在于,被“概念”包装过的高价产品仍然良莠不齐。可以发现,对“概念”的炒作不仅食品行业有,实际上消费者身边各个市场竞争充分的领域还有不少。如果说辨别“土鸡”、“土鸡蛋”等,消费者尚且有一些生活经验可以遵循的话,更多的“概念产品”则让普通消费者无所适从。若期待消费者人人都具备慧眼识别真假的专业能力,不被一些夸大的甚至虚假的宣传左右,或者随时能够接收到来自权威机构公布的科学研究结果,以指导理性消费,显然尚有难度。
如何才能规范商家的行为,保护消费者不受误导、利益不受损害?首先无可回避的是,相关行业缺失的国家标准亟待建立,且符合这一标准的产品应该统一加以标识,尽快建立起各个生产环节都可监督追责的制度,对纯属炒作“概念”的行为能够及时鉴定、叫停,对违规的商家加以严惩,由专业机构向消费者普及知识等等。如此,消费者以高价购买物有所值的产品才更有保障,花冤枉钱的现象才会越来越少。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