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为中国经济发展打通了“任督二脉”

2013年11月13日 14:24   来源:人民网   八木

  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12日在北京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1月12日人民网)

  三中全会《决定》用了较大篇幅来阐述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了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提出了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提出了财税体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还提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新型的城乡一化体系,最后提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促进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放宽投资准入的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这一项项指导方针的提出,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腾飞真正打通了“任督二脉”,使中国经济能够在大步稳健中快速全面发展。

  当前,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各地要落实好这些方针,还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找准当地目前经济发展的定位。我们的经济发展到底要达到一个什么速度?还有没有上升的空间?这种发展速度有没有可持续性等等都是当前需要弄清和解决的问题。不能盲目乐观。必须根据实际进行评估,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加以分析研究。只有找准定位了,才能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才可以制定下一步行动的目标,才能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地增长。

  其次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当好市场经济的统筹指挥者而不是具体参与者,要做好服务而不是去乱插手。过去,各级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参与过多过深,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地方在大搞特搞基础性经济建设,本来应该由市场来决定的一些具体项目,政府也都包干了,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同时政府搞建设,一没资金,二没人才,只能进行一些比较单一的基础性设施建设投资。为了追求单纯的GDP增长,一届领导一张蓝图,好大喜功型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比比皆是,拆了建建了拆的重复性建设已经成为了某些地方GDP增长的主要因素。造成了地方性债务越来越大。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速度可以绘缓一些,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从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抽出来搞好服务。

  再次是各地建设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要防止变成新的“造城建区”。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化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里要搞清楚,城乡一体化不是盲目“造城”,必须严格遵守经济发展规律,不切实际的铺摊子搞基础性建设,不加强其他经济的发展,只会让原来已经没有发展势头的经济增长更加萎靡。这会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雪上加霜的危害,各级地方政府应该高度重视。

  最后是要搞活开放,适应全球化经济新形势。不管是对内放开还是对外搞活或者是两者结合,都必须切合实际,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发展经济也一样要去创新探索,其他地方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完全复制。必须根据各地实际灵活掌握。但必须坚持以不损害群众利益为根本要求。以群众满意为最高目标。对内放开搞活。对外开放都不可少。要加快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有效结合,同时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以损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代价发展经济,那样将要花更大的代价来进行治理,终究是得不偿失。

  蓝图已经绘好,目标已经明确,三中全会已经吹响了改革发展的号角。各地方政府应该迅速行动起来,按照三中全会绘制的蓝图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创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带领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发展经济,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必须跟当地的特色经济结合起来,发展地方特色性经济为主。以地方特色经济带动本地区经济快速稳健发展,这才是各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