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爬悬崖上学,更需关注改变之“难”

2013年11月01日 13:2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朱昌俊

  太多的先例表明,如果无法获得外界的关注,要想获得即时性的改变,很多时候几乎不可能

  在城里孩子的眼中,跋山涉水、攀爬悬崖是电视里才能看到的户外运动,但对于彭水县保家镇羊头铺区五组的孩子们来说,这却是他们每天上学必做的事。当城里的孩子们还在睡梦中时,他们早已踏上长约10公里的求学路,“有的打手电筒,有的握着火把”,没有路灯和柏油路面,没有父母护送,有的只是陡峭的悬崖。(10月31日《重庆商报》)

  握着火把,攀爬最窄处10厘米、坡度近90度的山崖,每天上学来回步行近20公里,很难让人想象,这是校车时代仍存在于大山深处的上学之路。即使之前已经听过“天梯求学路”的故事,仍会被这幅场景深深地震撼——震撼于那些风雨无阻的孩子能如此坚毅,也震撼于为何校车时代之外,仍有这种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上学路。

  但此事最大的震撼,或许并非孩子们的上学路之艰,而更在于现实所折射出的改变之“难”。如果不是一位志愿者因受到触动,将此事发布到网上,我相信这里的一切,将很难有改变的可能。

  我不相信,这些问题在当地政府眼中是“不存在”的。但太多的先例表明,如果无法获得外界的关注,要想获得即时性的改变,很多时候几乎不可能。一种非常现实的担忧是,在媒体曝光此事之后,它们很可能会被当地政府视为负面新闻,进而采取淡化、掩盖的处理措施。如此一来,那些打着火把求学的孩子,以及他们一同处于大山深处的家庭,很容易就被时代的繁华所遮蔽。正如一位网友的发问:当我们每天坐着汽车和轻轨,在平坦的马路上送孩子上学时,是否有想过,还有一群孩子正在山间的悬崖上艰难跋涉?

  这几乎是一种悖论——因为贫穷,所以亟待改变;但也因为过于贫穷,他们连改善的机会都显得极其渺茫。一来,看似自然条件“决定”的贫困,更使他们少了一份争取权利的意识与力量;二来,由于不被关注,他们隐藏在时代繁华的背面,也断绝了其他群体为之伸张诉求、提供援助的可能。

  上学尚且如此艰难,生产致富的难度更可想而知。正因如此,求学对于这些孩子而言,几乎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问题是,连基本安全都无法保障的上学路,如何让“知识改变运命”成为现实?或许,在那些不谙世事的孩子眼中,现在经历的一切都是不算什么,但当他们长大成人,深切感知自己与外部世界的隔阂之后,又会怎么看待今日的一切?在这个意义上,打火把的求学路通向怎样的未来,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

  他们存在于大山深处,但让他们被遗忘的,却不只是物理距离和自然阻隔,而是现实层面制度上的疏忽与冷落。或许,在今天,这样的现象已是个例,但对于每个遭遇这种例外的孩子而言,却是百分之百的命运写照。不让任何一位孩子因为某种先天因素放弃对于未来的追求,应该是一项公平制度应该予以接纳并被践行的理念。不管一地的教育成绩、发展成果多么光鲜亮丽,如果纵容这样的底线失守,对于那些跋山涉水的孩子而言,无疑是一种不可被原谅的不公。因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是因发展之名而催生的“撤点并校”的直接受害者。

  并校、留守、乡村空心化,这些预示贫穷的现代元素,和那些打着火把上学的孩子一道,是繁荣与发展的主流之外,“被抛弃者”的现实注脚。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总有阴暗的一面与落伍者,但对于那些身处不被阳光照耀角落的人,公共制度应该要让他们享有看得见的关怀。这是现代平等权利的必须,也是发展的良心所应该兑现的成本。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