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报全文刊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显示了党和政府着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坚强决心。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以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党中央、国务院下决心加大治理力度。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提出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确保防治工作早见成效。这些硬措施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细化为35项具体措施,从预防、治理、保障三方面综合施策,必将极大地促进大气污染防治,并将对其他领域的污染防治产生深远影响。
大气污染防治,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经济升级的重要抓手。必须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配合、区域协作与属地管理协调、总量减排与质量改善同步,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必须实施分区域、分阶段的治理规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从而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质量负总责,要认真执行计划提出的各项任务,特别是在重点污染源治理、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调整能源结构、严格节能环保准入、建立区域协作机制等方面,不搞地方保护,不搞临时突击,不搞数字游戏,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卡住违规项目,坚决惩治违法排污,切实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人民群众看到防治污染的决心和诚意,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环境质量改善成果。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大气被污染,人人都是排放者,防污治污,除了政府、企业履行各自责任,每个人也应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践行文明、节俭、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大气污染防治,任务非常艰巨,让我们上下一心,同呼吸,共奋斗,为再现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的良好环境而努力。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