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热"是"文化搭台"的另类演绎

2013年08月27日 10:36   来源:东方网   杨朝清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中国区主席陈平做客“金沙讲坛”,讲述“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她透露,为了申遗,全国各个地方每年总共要花大约3亿元。因此,各个地方应该冷静看待世界文化遗产,不能为了发展旅游而盲目申报。(8月26日《成都商报》)

  如果说农业经济时代的发展依靠的是自然力,工业社会的发展依赖的是资源、资本和技术;那么,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知识和信息即“文化力”构成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此背景下,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文化意义,也具有经济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趋之如骛的“申遗热”和热闹喧嚣的文化现象的背后,既有地方发展经济的利益诉求,也有官员“立竿见影”的政绩冲动,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另类演绎。在理想的图景里,地方下大力气“申遗”,一旦成功,既可以带来旅游业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也可以打造一张靓丽的名片,成为官员们耀眼的政绩。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让人担忧:这边厢,世界遗产委员会为“申遗”设置了新门槛——一个国家每年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不管申报成功与否;那边厢,是各地争先恐后、居高不下的“申遗热”,一掷千金,甚至不惜“举债申遗”。僧多粥少的格局下,申遗犹如一场欲罢不能的“赌博”,不管结局如果,起码要将“本钱”准备好,才有“撞大运”的机会。

  申遗的本义,在于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只不过,在发展经济的话语下,效率具有天然的合理性,资源被如何利用,往往取决于哪种方式更有效率。在一些申遗成功的地方,“文化遗产”成为商业营销的对象,成为“搭车涨价”的筹码,成为地方追名逐利的工具。人们看重的是文化遗产的实用价值和经济功能,而不是文化遗产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

  目前,我国申遗成功的地方有四十多处,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位居世界第三。从表面上看,文化资源得到开发,经济建设得到发展,俨然双赢乃至多赢的模样。可是,重申遗,轻保护;重开发,轻保护;这种短视的、功利的文化保护观念,让一些文化资源遭到破坏,难以修复,令人痛心不已。 重视申遗,原本是好事一桩;然而,脱离地方实际,闻风而动、盲目跟风的“申遗热”,既不利于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难以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从突出经济效益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统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仅需要政府角色的转变,也离不开发展理念的更新和文化保护观念的重塑。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