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两种不一样的奢侈体验

2013年06月25日 07:42   来源:新民晚报   晏秋秋

  平生不穿戴奢侈品,但见过不少人消费奢侈品。

  上海某奢侈品购物中心,最近出了新闻。据说,有顾客花了数亿,买走一颗超大克拉钻石。又据说,买者来到柜面直接要求看货,端详两分钟立刻买下。还是据说,买者是两名女子,事先曾有人到现场看货,拿走钻石的,是一名中年妇女。

  见过这家购物中心开业的场景。人头攒动,买者云集。一个国人很熟悉的品牌包店,35分钟内所有商品卖光。1万多元1个包,买得起的,大有人在。记得有一次,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走出机场,人手一个品牌旅行箱,被外国记者写入文章中:“中国男足在选择旅行箱上的统一性,让人期待他们在球场上默契配合的前景……”

  国外的奢侈品店,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在英国,跟着朋友去开眼界。事先预约,店面特地留出15分钟“单独购物”时间。店面不大,统共30多样商品,最便宜的一件斗笠,8000英镑。朋友犹豫再三,没有下单。

  第二次是在瑞典。见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年女子,姿态优雅地用手指将商品一一点过,身后店员一件件拿起。结账时女子递上一张名片,说:“刚才那些,是我不要的,余下的每样一件,送到这个地址。”

  中外消费奢侈品的心态,大有不同。身边不少人的眼中,奢侈品是一件商品,攒上几个月工资,奢侈一把,是所谓“奢侈品”。而在欧美,奢侈品是一个体系,什么样的穿着,配什么样的首饰,背什么样的包。收入没到这个水平,用起奢侈品,迎接的往往不是羡慕,而是奇怪的眼神。

  两种心态,没有优劣。但是,真正的奢侈品,可以花钱买到。真正的奢侈体验,却是买不到的。在我们的城市社会中,自然的东西最奢侈。就像夕照的无人公园,就像奔涌江边的鲜活鱼馆,就像雨后森林里的负离子,就像烦闷夏日里的一缕微风……

  脱离了自然,去追求人工制造出来的奢侈。这才是最大的奢侈。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