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博破格读研并非“教育好声音”

2013年06月14日 07:59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乔 杉

  第一季《中国好声音》冠军梁博考研了,只是“考的没有唱的好”。据了解,梁博因英文成绩不如人意未达到录取资格,但吉林艺术学院已经向教育部申请,破格录取梁博为该院研究生。(6月13日《新文化报》)

  听到这样的消息,很多人莞尔一笑:到底是娱乐界的,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或许有人说,我们不是常常感慨,民国有些大家,一开始成绩并不怎么样,结果却被慧眼识珠,被当时的大学录取。比如钱钟生先生,以数学成绩15分被清华录取,就是一段屡被提及的佳话。但在钱钟书那个时代,没有统一考试,学校有充分的自主权。而且当时的钱钟书们,虽然在某一方面有所欠缺,但在另外一些方面确实才华横溢。比如钱钟书报考清华大学时,虽然数学仅得15分,但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这才被清华外文系录取。按照当时的标准,并不能算是“破格”。可现在不同了,既然有了统一考试,那就应该尊重考试。如果放任破格,那高等教育恐怕连最后的裤衩都要丢了,所谓公平只能遥不可及。

  吉林艺术学院所持的理由是,“梁博做了这么多贡献”。顺此逻辑下去,只要有了名气,那就做出了贡献,就应该“万千宠爱集一身”。可读研比的是能力,又不是贡献。按照政策规定,能够破格录取的,主要指向业务能力和专业成绩突出。人红了不代表能力突出,不能把贡献和能力混为一谈。而且不读研,也并不影响梁博的发展。靠嗓子吃饭的梁博,何必要一纸学历为脸蛋贴金?

  明星破格读研不是个案,公众的紧张与敏感也绝非偶然。这些年来,出现了一股明星读研的热潮。如果凭本事读研,那要佩服,可许多人都是“破格录取”的。在种种追星中,“教育追星”最为可怕。教育是一方净土,应该与浮躁世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连教育都失守了,那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舆论一次又一次质疑,是出于对“学术追星”的担心。这些明星占有的资源已经够多了,没有必要把更多优质资源,廉价甚至免费送给他们。

  梁博破格读研不是“教育好声音”,这是一种“教育追星”。“破格”和“明星”两个词碰到一起,一旦不慎,必然“火星撞地球”,给公平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对于梁博们来说,也没有必要沾这个腥气。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