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临近,太原市长治路一家饭店向社会推出一款用松露、鲍鱼、泰国香米等食材制成的粽子,其单个售价高达9999元人民币。据了解,该店目前已预订出了15个“天价”粽子。(6月9日 新华网)
端午节,粽飘香。吃粽子,是中国人过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为的是纪念屈原和文化传承,看重的是节日气氛和家庭温情,粽子是一种文化符号和集体记忆。今年的粽子虽然大部分是走的“亲民”路线,但仍有这种内裹着鲍鱼、黑松露、西班牙火腿这些珍贵材质的“天价粽子”。如此昂贵的“天价粽子”到底是谁买了,又是谁吃了呢?
“天价”是个时髦词汇,只要一到过节,“天价月饼”、“天价粽子”就全跑出来了。对于这些“天价商品”,老百姓自然是“看得起”,“买不起”,鲜有问津。于是乎,“天价粽子”成为了“特殊身份证”,成为人们用于“打点”的工具。送粽子的,送的是“档次”和“敬意”;吃粽子的,吃的是“身份”和“权力”。“天价粽子”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象征,成为人们迎来送往、觥筹交错的装饰和点缀。
当裹腹的月饼、粽子,相继沦为“买者不吃、吃者不买”的奢侈品,当源于民间的古老传统在今天的平民眼里变了味的时候,他们的心便与这个节,与这个时代,渐行渐远了。他们担心着:月饼天价了,粽子天价了,下一个天价,会不会是元宵的汤圆?
粽子、月饼、汤圆,还有饺子包子……老祖宗传下来的节,吃的都包着馅。或咸,或淡,却都包着浓浓的亲情友情和乡情。这世世代代普普通通、香香喷喷的糯米粽子,到了我们这一代,怎么就让人噎着难以下咽呢?
天价粽子,情何以堪?当初韩国人将端午节拿去申遗,多少中国人心里那个遗憾那个难受啊。现在好,粽子里包着的已经不再是糯米而是利益关系。无论是送礼者,还是收礼者,面对类似的天价礼品都应该掂量掂量。正所谓“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一旦被“粽子”引进了人情关系的迷局,丧失了立场、丢掉了原则,难免做出损害社会公平、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待到“露出马脚”、面临法律制裁,后悔晚矣。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