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药物降价遭遇“下架”“软抵抗”?

2013年05月13日 06:47   来源:红网   蒋延彬

  从98年至今1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各类药品“降价令”已有30次,每次降价都有10余种低价药品消失,这其中不乏低价中成药,同时应运而生许多同功效的高价药品。(5月12日《中国经营报》)

  据一位医药行业人士说,国家发改委今年药品评审工作重点是针对中成药进行降价,但中成药降价还需延后。为何“延后”?有人推测说是发改委认为“进入新版基药的中成药还需进项价格摸底”。如果确乃因需“摸底”而“延后”降价,那足见发改委心装百姓,一心为患者着想之意,显理其不主观盲断之理智。

  但问题并非那么简单。一句“事实上,许多中药厂并不认为发改委延后中成药的降价是那么利好”,是否在提醒或暗示什么。据记者调查,每一次发改委的调价,并没有促使药品真正降价,反而使得许多在调价范围内的低廉药品悄悄退出了市场,使得民众认为“降价就等于下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15年来,“降价令”发了30次,但每次皆是以“低价药品消失,同功效高价要应运而生”告终。

  笔者还真“佩服”某些中药厂的“智商”。对发改委的“降价令”不敢抵制,就或用停止低价药品供应,或迫使药品商家“下架”低价药的手段“应招”;或用改头换面伎俩,换药名、改药片为胶囊,虽功效一样,但价格不降甚或更高,获利更厚。呜呼!如果生产厂家能将其“聪明才智”用在开发更具疗效的新产品上,那该多好!

  事实证明,发改委发布药品“降价令”,其初衷可以理解,但这种简单的“降价令”已然无法应对高药价。完善国家药品注册制度,或许才是抑制药品“死去活来”的良方。这需要发改委多实地调研,多周全思考,少一些主观,多一些理性。各级药监部门,要走出办公室,用一双锐利的眼睛去监察。发现问题,及时从重处理,绝不姑息。当然,如果没有责任之心,没有为民众着想的情怀,没有正直秉公的品性,要履行监督职责也是空话。药品生产厂家,追求效益无可非议。但如果只为他人的诉求,药品生产仅改头换面,不在药效提升上做文章,那就是“唯利”行为,势必丧失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良心,到头来必会得不偿失。

  如果国家有关部门能进一步周全思考,药监职能部门能切实监察,加大管理力度,生产厂家能多些“诚实”,少些“奸猾”,何愁药类产品市场不“清净”?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