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丹歌:中国旅游商品贵在出“新”

2013年04月26日 09:2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为改变中国旅游商品“多而不强”的重要平台,第五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将于5月24日在浙江义乌召开。除了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各种小纪念品、土特产的旅游纪念品外,展会还设有国际标准展位2000个,突出展现旅游装备品、户外休闲用品、酒店用品的行业特色,人们将在博览会上看到更多独具特色、新科技、新业态的旅游商品。

  如今,中国人的旅游方式早已不再只是跟随导游的小旗子观光,三五好友结伴、背上行囊行走天下,开私家车度假等新兴旅游方式,正在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随着对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视,旅游商品的产品品质和购物体验也在不断改善。正如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规划财务司司长吴文学所说,旅游商品的外延很大,不单只是狭义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还应该包括旅游产业这个大链条上的任何商品,包括人们旅游时可能购买的服饰、箱包、手表等时尚产品;户外旅游时需要使用的运动产品、数码电子产品、汽车用品、滑雪设备、渔具,甚至房车、游艇等各类旅游交通工具,都涵盖在了旅游商品的范围内。

  “购”作为旅游产业的6大构成要素之一,虽然属于非基本消费,但对一国或一地的经济效益而言,却具有无限的开拓空间与挖掘潜力。旅游商品,作为“购”这一因素发展的支撑点所在,也成为影响旅游业总收入的重要因素。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日前发表声明说,2012年中国境外旅游消费达到102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际旅游消费国,中国游客在境外市场拥有超强购买力。而相比之下,我国国内的许多旅游商品在设计、质量、价格、销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从另一方面看,这些差距也正是发展的空间。

  旅游商品和其他商品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开发设计上不仅要有“旅”元素,还要有“游”元素。想要改变目前我国旅游商品同质化的问题,创意研发十分重要。从旅行者的角度考虑,旅游商品除了要吸引人,具有景区、景点的特色外,还要方便携带。

  2009年,国家旅游商品研发中心落户浙江义乌,从开始设计旅游商品时没有清晰的概念界定,到现在更加注重开发大众旅游购买者喜欢的商品,各类旅游商品的研发创新正在不断完善。以贵州蚕丝丝巾为例,通过采用贵州地区苗族传统文化图案,辅以现代印染工艺,吸收现代服饰的流行元素,不仅受到国内游客的欢迎,也得到国际游客的青睐。9年前,贵州省旅游商品收入只占旅游购物的7%,而如今早已超过40%,旅游商品生产已经扩展为600亿元产值的大产业,不仅拉动了贵州旅游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也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

  观念的更新、消费的升级,对于旅游业的转型和旅游商品的更新换代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新型旅游商品的设计,在融入文化气息的基础上注入现代元素,引导和适应了新的旅游观念、旅游方式和消费模式。传统的旅游产品也只有通过注入现代元素创新提升,才能延伸产品的生命周期。

  吸引人、留住人、愿花钱,是旅游商品发展的硬道理。作为一种组合集成的产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市场认可的有效元素,才能具备现代产品的特征,成为值得人们期待的旅游商品。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