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瘠的旅游文化滋生出同质的旅游商品

2014年10月08日 08:45   来源:中国网   张剑

  国庆假期,各大景区迎来旅游商品购物潮。这些商品本应由极强的地方特色,然而不少游客却发现,一块绣了几朵花的手帕,在南京、苏州叫“苏绣”,到了四川叫“蜀绣”,到了江西成了“赣绣”,花样都相同,就是名字不一样。特产不“特”,旅游商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让人提不起购买欲望。(10月7日《人民日报》)

  从本质上讲,旅游应是一种文化现象。不管是风光旖旎的自然景点,还是底蕴深厚的名胜古迹,抑或是那些别有风味的民间小吃,它们之所以能够吸引人,并不是这些东西能够带来多少视觉或味觉上的感受,反倒是这之中透视出来的文化内涵,可以给人一种心灵的触动,并由此将旅行中的人们带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中,从而达到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放松。

  旅游商品也同样具有这样的属性。它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其外在体现,还是其内在蕴含,都应是一个景点的文化浓缩。人们在买这些产品的同时,其实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回味某个旅程中的心灵释放,并在纪念之外寻求更多的内心升华。遗憾的是,当下的旅游商品,似乎都穿上了同质的外衣,它们在同一个地区生产却被安上了不同的“名号”,一味的模仿与借鉴背后还透露着粗制滥造的尴尬现实,凡此种种,无不隐喻着贫乏的旅游文化。

  但反观这一现象的形成之因,你又会惊讶的发现,它的产生,却有着极其深厚的现实背景。一方面,在门票、住宿、饮食成为景区主要经济支撑的当下,没有哪个景区愿意在这块看不起眼的蛋糕上大费周章。他们宁愿耗费巨资打上一条诱人的广告,也不愿静下心来思考如何通过旅游商品的打造来彰显景点的旅游文化,这种急功近利的短视思想,是造成当下景区特产不“特”的根本原因。

  而另一方面,还在于一些景区自身本就是靠金钱堆积起来的复制品,这种积淀少、底子薄的人造景观,除了在外形上有一定的游览价值之外,在景区文化的体现上,往往是贫瘠和荒凉的。 因此,它的景区特产,也只能通过千篇一律的同质模式来欺骗游客的双眼。这种因模仿而带来的连锁反应,也正是当下诸多景区特产不“特”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个地方的特有展示,景区特产理应具有不被模仿与不可复制的特性。而要打破当下景区特产同质严重、特产不“特”的魔咒,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是打造独一无二的个性产品。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简单。具体来讲,则是要求我们的景区管理部门要摒弃门票经济的传统思维,而是要通过旅游产品的创意打造,实现旅游经济由门票向创意产品及旅游附加品的转型,这是打造景区特产的原始动力。而在另外的方面,则是要挖掘景区的文化特色,并将这些文化融于景区产品之中,但这样的融合并不是一张照片、一个单一的雕塑就能完全解读得了的,它需要的往往是更多的智慧和管理者俯下身子的决心。当然,要实现这一目的,民间的力量也不应该被忽视。特别是景区附近的老百姓,他们对景区的前世今生、对当地文化的了解都要比一般的人要全面,他们想象出来的景区特产只要稍加打造,或许更能打动人心。遗憾的是,当下景区对当地民众的诸多创意产品,往往采取的都是清一色的驱赶,这种官方与民间文化的交流断层,也从侧面上加剧了诸多景区特产不“特”的尴尬局面。

  于此来讲,要想让旅游产品有独特的个性,其最终归宿必然体现在文化内涵的丰富上。因为只有独特的文化,才能让旅游产品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它也才具有文化传承与景点推销的现实功能。否则,在贫乏的旅游文化下,只能滋生出更多的山寨及同质产品。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