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雅安地震后川西经济建设需新思维

2013年04月24日 09:20   来源:环球时报   何茂春

  芦山非庐山!众所不知,这次爆发地震的雅安芦山、宝兴、天全等地就是当年红四方面军在长征后期南下执行《天芦名雅邛大战役计划》,发动一场大战役的地方。

  “少莫走川”!部分原因是灾害频仍的川西山地和四川盆地本来不适合过多人口居住。自李冰父子建都江堰以来,四川盆地便成“天府”假象,吸引近百代湖广贫民“填川”殖衍。人口过密后,便向地质灾害更加频繁的川西、藏东迁徙。高岭环立,自成一统,又吸引英雄和革命者去四川积蓄力量。而四川每次战争,都有大量人口向川西山地迁徙,那里的人口减员,主要凶手就是两千年来数十次大地震、数万次小地震及其次灾害,如瘟疫、泥石流和洪灾。两千年来,每一代川西人民都是旧伤未愈,又遭新创。只是以前信息闭塞,无人关注而已。

  四川部分人民必须“走出去”!诸葛亮多次讨伐中原,部分原因是为了蜀人“走出去”。蜀道难,蜀西之道最难!就是没有地震,川西公路也常常是泥沙突泄、飞石难避。这次地震后,笔者第5次赶赴雅安,更觉寸步难行。有人不解国家为什么严限志愿者进入、不邀请外国救援队施援,有人甚至怀疑这是什么保密需要,这是严重的误解。唯一的原因是:交通不便,非专业和非统一安排的救援队去了就添堵、添乱。君不见李克强多次为救援队让路?更何况接待条件之差使得外地人步履维艰,浪费宝贵的救灾资源。有了多次救灾经验的中央政府和四川政府,这次从第一时间就紧张有序地合理安排。以今天巨大国力和军力,读者不必怀疑国家救灾决心能力,要多想想灾后。

  蜀中有事,国家不稳。治蜀是长远的国家安全战略。但仅靠蜀人不够,四川及川西治理要和“中国梦”结合起来。

  第一,结合城市化,稀化川西人口,降低灾害损失。要为川西人口,尤其是乡村人口设限,否则就是流不完的泪,捐不完的款。第二,要为西南地区建筑设更高标准。笔者现在雅安郊区写稿之旁,无一农舍可以避险。不适合建筑的山沟峡谷,就是没有地震,一次泥石流,也会把违规建筑连根劫空。第三,提高防震治理机构级别,统筹西部地质灾害长远战略。“三线”重工业、科技企业和军事工业企业,应逐步回迁东部工业园区。同时带动人口部分东流。第四,配套立法,强化西部计划生育和国民素质教育。西部计划生育近几年的失控,导致相对贫困化。笔者2012年3月考察金川马奈地质,一只狗冲出家门撞到考察车后轮,狗鼻子受轻伤流血,主人拦车索赔10万元,经两小时交涉,赔付2500元才和解放行。教授不怪村民,自责教育失职。治蜀必先治心,不治心,乾隆虽十功亦全废。“后来治蜀要深思”,全国都要深思。

  笔者先祖有人年少时走“填四川”。过去十几年来,笔者走了四川全部县市,以非专业的体会断言,未来川西大地震还会光临。灾区缺血缺粮,我们要捐赠,更要有治理新思维。▲(作者是中国民主同盟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