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就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作出安排部署。文件明确规定:一是实行农民增收工作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负责制,这在全国来说都是一个创新。二是提高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目标管理中农民增收指标权重。三是对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增收成效突出的县(市、区)进行表扬鼓励。(2月26日《四川日报》)
促农增收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要达成这一目标,既需要农民群众自身的努力和付出,还需要得到政府层面的高度关注,并提供较优良的增收环境。如今,四川省委一号文件明确将促农增收纳入书记县长负责制,就笔者愚见,不失为好办法。
目前,政府的工作可谓千丝万缕,安全、发展、统战、群团、审计……而看一项工作开展得好不好,能否取得应有的实效,其中有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一把手的观念问题。从省、地市州到区县、乡镇、部门,只要某项工作得到“一把手”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高度倾斜并佐以支持,那么看见成绩是板上钉钉的事。
要引起重视并付诸实际的行动,靠的是什么?很明显,采取书记县长负责制,且提高目标管理权重无疑抓住了领导干部们的要害。既然是书记县长负责,如果什么效果也看不到,那你这个领导是怎么当的?再者,当目标管理上的权重和农民增收指标成正比例,为了考核靠前,那是不做也得做,而且还要尽可能做好做优,否则就得靠后乘凉了。
所以,将促农增收纳入书记县长负责制当为外驱力,当书记县长更加重视农民群众的增收工作,并切实加大项目投入、资金帮扶、人力财力支持,民生工程肯定会大有起色,至少为群众的致富增收营造了好的外部环境。
当然,既然有外驱力,那自然得有内动力。成功就是99%的汗水和1%的天才,套用此话,则是富裕等于99%的汗水和1%的外部环境。个人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努力才会换来回报,才能真正实现致富增收的美好愿景。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