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新建文化设施成孤岛 各级政府办些积德的事

2013年02月21日 08:03   来源:新民晚报   曹雷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宝山参观了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它坐落在吴淞口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那里可以看到黄浦江、长江和东海三水交汇。这座科技馆的特性决定了它必须在那个地点建馆。也许是我孤陋寡闻,这座采用了很多现代科技手段,花了几个亿建起的科技馆,已接纳12万参观者。它虽然远离市区,但是交通还比较方便,周边的湿地公园也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但是,另一个近年新建的博物馆——上海航海博物馆,知道的人就少之又少了。它建在浦东临港新城的滴水湖附近,去那里的公交只有龙岗快线和三港专线,至于这两条线上哪里去乘?连它的说明书上也没说明。据说从市中心去得转好几条公交加轨道车,当中还得走不少路。

  一个供市民参观或文化娱乐的场馆,在设计兴建时,如果不连周边的交通一起设计兴建,这个场馆就像建在孤岛上,花大笔投资下去有什么意义呢?

  我有一位朋友从德国来,他说,德国如果建一个体育场,一定会根据容纳的观众人数设计停车场和停车场的出口,还要设计不同方向的公交线路,保证比赛结束后,几万观众在二十分钟之内全部离开。

  我们的世博会所以成功,交通便捷也是一大因素:多条轨交和公交形成网络,进入世博园区内又有多条电瓶大巴、过江轮船代步。

  现在世博后很多场馆永久保留,已改为各种文化场馆了,如中国馆已成艺术宫,通用馆也要改建成儿童剧场,还有奔驰文化中心等。但是,原来世博园内的不少交通设施都已不再,在上海人的心理上,那些场馆变得有些遥不可及了,一提起来,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去啊?”

  我去年初参加过上海癌症俱乐部在奔驰中心举办的“我们的春晚”。春晚很热烈,很成功。可是活动结束后很久了,我见到瑟瑟北风中,还有那么多从上海各区来的癌症病患者在剧场门口找车、等车,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听说在原通用馆为孩子们新建的剧场今年“六一”要落成了,不知道交通问题怎么解决?从轨交或公交站到剧场,有相当一段既无廊檐也无遮掩的路,大人徒步也要走上一刻多钟,孩子走就要二十来分钟了,夏天日晒,冬天寒风,也要让孩子们这么走吗?原来世博会那些电瓶大巴,会不会来给孩子们“摆摆渡”呢?想到这里,仿佛听到有一个声音在说:“用车可以,那得增加演出成本,得提高票价!”我相信真会有人这么说的!但是,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文化的发展要从浇灌这些花朵开始,难道我们从祖国的花朵身上还要扒一层皮吗?各级政府能不能想办法省点开销下来,办些这样积德的事呢?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