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刚刚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郑哲敏院士,一生坚守一个原则,“潜心做研究,少点社会活动,少点商人气息。”中科院院士、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对自己一生也有一个评价:“只顾埋头拉车,拙于人事交往。”
“以天下之至拙,应天下之至巧。”实际生活中,拙于交往的人,多精于事业。他们不喜欢张扬,不善于应酬,只想着把工作干好,把任务完成好。正是这样的人,支撑起我们的事业,挺直了中国的脊梁。拙于交往并不代表交际能力差,而是不愿意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经营人脉关系上。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工作之外的事忙多了,用在事业上的心思就分散了。诚如“当代毕昇”王选曾说:“一个科学家如果经常在电视上出现,那么他的科学生命也就结束了。”
少些事务,多些务实;潜心钻研,挖井见泉,是成功的不二法门。一些人之所以能够成为让世人尊敬的大师专家,就是因为他们能够不为名利所绊,不为声色所累,不为喧嚣所动,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踏踏实实干事业、兢兢业业做学问。国际著名的数学大师陈省身说过,自己一生只会做一件事,就是数学。“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也讲过,“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袁隆平、吴孟超、吴大观、林俊德等人,也都是把“板凳要坐十年冷”、“一生只做一件事”当做人生追求,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反观当今的一些专家学者,有的“研而优则仕”“成于名则商”,无暇也无意“坐冷板凳”“写真文章”。还有的稍有些成绩、有点名望,就热衷于报纸上有名、广播里有声、电视上有影、网络上有形。他们不但想当“专家”,还想当“杂家”,哪怕与自己专业无关的事,只要有利可图,即使违反规定也去做。于是,整天忙于应酬各种会议、庆典、访谈等“露脸”活动。如此热衷于名利,看似获得了一些实惠,实则荒了专业、丢了事业。
事实上,科学巨子们决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也不是甘当“老学究”,他们总能在拙于交往中自得其乐,在精于事业中乐此不疲。这就是科学和艺术联姻的神奇魅力。在他们眼里,科学的伴侣是艺术。他们之所以比别人走得更远、探得更深,就是因为他们能兼收并蓄,文理兼通,善于进行跨界思维、跨界创新,从而达到会通之境。数学家谷超豪坦承自己对数学和诗歌一样喜欢,常从吟诗作赋中,拓展数理思维。“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认为,做项目就像演好一台戏,唱京剧和造雷达是相通的。
再次翻阅历届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22位大师的先进事迹,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惊人地一致:坚守理想、钟情事业,耐住寂寞、拒绝浮躁,不喜欢出名挂号的事务性活动,总是醉心于自己的专业事业。从某种意义上,他们成长成才的经历,有力地回答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