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负责人在“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提出“将深入实施‘县中振兴’行动计划,优化学校布局、加强师资配备,吸引和培养优秀教师到县中,使县中更好地服务乡村学生”,引发热烈反响。
一个经常被提到的数据是,全国近60%的高中生就读于县级中学,但是重点高校里,县中背景的学生比例则远低于此。县中办得好不好,不仅关系成千上万学子的成长成才,也影响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探索完善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健全县中发展提升保障机制,整体提升县中办学水平,促进县中与城区普通高中协调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在这样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成果之下,即将实施的国家县中振兴行动计划,肩负着教育强国建设的重托,呼应着人民群众关切的重点,值得我们更多的希冀与期待。相对于优化布局和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治理能力等方法路径,我们要振兴什么样的县中,可能是振兴行动计划的首要问题。
我们所要振兴的县中,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县中。对于国家而言,既优先支持中西部教育欠发达地区县中发展,也重视部分东部省份同样存在的县中发展不均衡问题。对于一省或者一县而言,既支持原有的重点高中继续办好并发挥示范作用,又办好省内和县内其他高中,不让任何一家高中掉队。就一个学校来说,不是只关注部分所谓的“尖子生”,而是给予每个人足够的关注和投入,让每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条件和机会。湖南还推动县中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网络到校”“终端到校”两个100%覆盖,以科技化手段促进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