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大学生有自己的寒假作业。为家里老人解决手机出现的问题,是其中标配。智能手机普及到老家,成为很多老人打发时间的最佳工具,也由此引发出问题。比如,有人会在直播间网购并不需要的奇怪商品、有人会拿1个月退休金打赏。更多的老年人,手机沦为了APP的“培养皿”——你很难想象一部手机里能塞进170个APP,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从未见过的。(1月22日 澎湃新闻)
当下,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许多商业平台用户流失,进而失去了广告主的“青睐”,于是联合虚假流量服务平台——赚钱类APP来制造虚假流量,借此增加曝光度以及骗取广告费。虚假流量服务平台一般选择雇佣“真人”来浏览指定APP,制造虚假的每日活跃用户数据,因此时间充裕又警惕性低的老年人成为了他们的目标群体。他们以“动动手指即可轻松赚钱”吸引老年人为其服务,实则老年人提现需要繁琐的步骤,甚至一天看个不停也只能赚两三块,老年人被套路成为廉价数字劳工,而制造虚假流量的服务平台却从中赚取了巨额广告费。
其实,刷APP赚钱,年轻人不买账老年人却“乐此不疲”,究其原因在于这一行为满足了老年人的部分需求。首先,这一行为满足了老年人的娱乐消遣需求。刷APP赚钱这一现象更多发生在农村老年群体中,他们独居偏远农村缺乏陪伴,但是随着互联网不断普及,据CNNIC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4年12月底,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已达65.6%,智能手机逐渐成为农村老年群体纾解苦闷生活的工具,刷APP成为他们填补生活空白的一种方式。其次,这一行为满足了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大部分老年人已经退出工作岗位,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生活更加拮据,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方式为家庭减轻负担,哪怕微乎其微,起码可以通过付出让自己感到余热未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