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壮大乡村人才队伍”,进一步强调了乡村人才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乡村人才工作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高素质农民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已超2300万人。但是,对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广大农村地区在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公共服务人才等各类人才的储备上仍然不足,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短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需要多措并举,培养造就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人才。这意味着不光要将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创新思维带到广大农村地区,同时也要进一步优化乡村人才的资源配置,补充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短板。可从以下三方面精准发力:
第一,打造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平台,畅通科技人才发展空间不足的堵点。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正越来越凸显。立足实际,广大农村地区在引才、育才和用才时应采取“灵活用才、注重实效”的策略。
鼓励各地实施“引才计划”。比如浙江依托“鲲鹏行动”计划,引进全球顶尖农业科技专家,融合海外所学技术,用计算机精确控制植物生长所需的温度、光照、水分、肥料,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与高效化。
依托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通过科研立项、成果评价、成果转化机制,激励更多科技人才勇攀高峰。比如在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通过“研百项”“入百企”“进千村”“育千人”“帮万户”行动,每年重点实施若干项综合性农业科技示范项目研发来推广配套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近年来已帮助相关企业培训科技骨干100余人。
通过科技特派员激励政策、股权激励政策、合办协办农业技术协会等方式,增强广大科技人才长期服务农村农业科技的信心与决心。比如山东青岛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技能培训、创业补贴等方法,让众多科技人才觉得“在农村搞科研,有前途,有奔头”,吸引了一大批科技人才投身乡村、服务基层。
第二,构建农业产业全链条资源融通机制,突破经营管理人才发展空间受限的堵点。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参与和支持。
一方面,广泛实施涉农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现代农民培育计划,瞄准规模经营效应,提供全产业链培训服务,确保他们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都能得到科学指导与支持。注重培育家庭农场经营者与农民合作社带头人,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强化项目支持和生产指导等配套服务,培育壮大一批肯引领、能带动一方经济的乡村经营管理人才。比如,广东佛山禅城区出台了《禅城区关于试行引入农村职业经理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工作方案》,提出立足村集体的资源禀赋,鼓励集体经济组织设立项目公司运营集体资产,并通过国企选派经营管理人才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引入培育农村职业经理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此举不仅能为乡村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而且能解决相应的人才输送问题,更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活力,丰富和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比如,贵州“村超”“村BA”通过专业人才的精准植入和当地群众的积极参与,使乡村体育、乡土文化、社会价值、生态价值被重新挖掘。在各项赛事中,社交媒体平台精心剪辑制作富有感染力的赛事预告和直播短视频;专业商业经营管理人才积极引入体育用品、餐饮、旅游等多领域赞助商;专业的文化创意人才深度挖掘带有民族特色图案的篮球、球衣以及手工艺品等;专业的旅游规划人才结合各项赛事打造乡村体育旅游线路,从而带动了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第三,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打通公共服务人才在农村成长不足的堵点。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改善乡村工作条件,离不开广大公共服务人才的努力。因此,要创新公共服务人才在乡村工作的激励机制,从而进一步提升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多领域服务水平。
通过实施柔性引进人才策略,将市县教育、医疗、文化方面的人才纳入人才台账,通过各类政策激励,在上升通道、待遇要求等方面给予倾斜,从而夯实人才根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比如,重庆市渝北区2018年起试行“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通过人才积分体系将教育、医疗、文化方面的人才纳入人才台账,并按其贡献进行积分评价,并在编制、职称、待遇和培训方面予以倾斜。再如,山东威海制定了《乡村振兴人才激励政策十二条》等综合性政策,对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才和团队投身乡村振兴给予了高标准奖励激励。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加快推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用好用活各类乡村人才,必将为乡村振兴各项事业的深层次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作者分别系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副教授、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