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供智力支持

2024-12-16 07:24 来源:深圳特区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为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供智力支持

2024年12月16日 07:24   来源:深圳特区报   綦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城市是当下人类活动的主要场域,是我国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12月13日,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举办“城市国际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超大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以深圳市为例》新书发布会,来自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深圳市社科院、深圳市委党校、深圳大学等高校和传媒界的专家学者共聚深圳,围绕国际传播的理论建构与研究方法、如何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城市在国际传播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超大城市的国际传播实践及相关案例分析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深圳是研究中国超大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样本

  深圳市社科院(社科联)党组书记、院长(主席)吴定海在致辞中表示,为进一步提升深圳的国际传播效能,建构与城市实力相匹配的国际传播能力,向全球其他同类型城市提供“跨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深圳市社科院联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开启了这项关于中国超大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主题研究,立足跨文化城市建设、城市文化记忆、城市品牌效能等不同向度,寻找城市、媒介、技术、文化、传播融合发展的着力点与平衡点,出版了《中国超大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以深圳市为例》一书,努力建构一套国际传播的研究框架和话语体系,是国内较早以城市为对象系统探索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中宣部文艺局原局长、“学习强国”原总编辑、武汉大学特聘教授刘汉俊对该书的出版表示祝贺。他表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现代化、国际型大城市的文化建设,城市的传播能力建设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是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全球信息化条件下,中国现代化、国际型大城市的范本;深圳作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显著性、典型性、代表性的文化样本。该书重点关注了深圳的跨文化、城市记忆、城市品牌三大课题,是一个有针对性、有时代感、有实用价值的文本,描摹了生动鲜活、丰富多彩的“深圳模样”。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新闻与传播评论》主编姚曦在介绍主要研究成果时表示,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范式转型中,国际格局和国际力量发生着重大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秩序重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背景为研究中国城市的国际传播能力提供了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孙延青认为,深圳为中国超大城市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重要的叙事内容和传播载体,具有重要的样本价值。本书不仅对进一步强化深圳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深圳的国际形象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于当下中国的城市文化建设、形象建设,以及发挥大城市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的作用,同样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新成果填补了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空白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超大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以深圳市为例》一书,是国内较早以城市为对象系统探索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新成果。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丁俊杰认为,当下我国的国际传播面临复杂的经济环境、多变的政治因素、纷乱的国际形势、逆全球化的潮流等诸多挑战。在此局势下,传统的或习惯的国际传播方式已经弱化,该书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上填补了一定的空白,极大地丰富了城市传播学和跨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内容。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姜智彬针对目前国际传播研究的纯学术化、宣传化、碎片化等问题,认为该书围绕能力建构、效能评价、实践检验这三个环节,构建了中国超大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螺旋上升式的循环模式,这是对中国的超大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贡献,而且这个贡献是可推广、可复制的。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巢乃鹏认为,在当前的国际传播生态系统中,依靠国内主流媒体进行国际传播、依靠政府部门作为国际传播抓手的一套国际传播体系,其所能发挥的作用需要再讨论。而以城市作为主体构建国际传播体系并充分发挥体系作用,或许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所建树、实现突围的一个很好的路径。

  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研究员谢志岿表示,作为专门研究深圳国际形象传播的一部专著,该书为总结提升深圳的国际传播能力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考方法,推动深圳这座城市的国际传播研究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城市国际传播要走主体多元化之路

  群玉山咨询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姚俊认为,未来的国际传播应走主体多元化之路。制造传播内容主体的转变,可以由党政机关到第三方专业机构,包括利用一些商业品牌,实现内容创作的主体多元化,形成社会共创的局面;从新闻叙事到内容体验,出海企业品牌将成为最大的载体,如能将品牌叙事和国际叙事有机结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无论是政府机构、新闻媒体、专业机构等都可以自己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并在多元讲述中汇成一个全面的立体的真实的中国国家形象。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秦雪冰认为,《中国超大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以深圳市为例》一书关于旅居者、外籍人员、文化街区、国际赛事、网络游记等等的描述,既能让我们看见被深描的个体,同时又有丰满的体系。他们能够感染我们,让我们感受到这些个体的形象、群体的形象是如何演化变化,并最终成为一个深圳的形象,在这个体系里面讲到深圳建设的跨文化城市逻辑路径,为探索国际能力传播建设的可能路径提供了新的启示。

  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唐亚明介绍了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国际传播案例,该剧在国内外巡演200多场,并先后去到新加坡、伦敦、巴黎演出,在伦敦沙德勒之井剧场演了9天12场,在巴黎会议宫3天演了4场,创下中国舞剧在欧洲商演时间最长、场次最多、票房最好的纪录,实现了对西方主流人群、主流阵地、主流媒体的三个穿透。《咏春》成功出海出圈,本身就是一个利用文艺精品开展国际传播,实现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里面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

  深圳广电集团副总经理叶晓滨表示,“激活城市文化记忆”是提高国际传播很重要的面向。记忆是情感的载体,也是情感的根源。你记不住了,或者去了之后没感觉,这座城市是没有办法做传播的,也不可能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只有记住了才有可能实现共情,才可能通过传播能力建设进行温暖的叙事。城市也是一个记忆的储存器,每个街巷、每栋建筑物都有每个人、每个游客的故事,这样一个有记忆的城市可以作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新的维度。

  英文《深圳日报》负责人孙锦认为,国际传播要有“受众思维”,在更多了解海外受众的基础上实现分众传播和精准传播,比如针对深圳不同领域有影响力的外籍人士,如何通过其来自不同国家的特点,在一些重要的国际场合让他们代表深圳发声,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方面。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