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挂号,多日有效。”目前,广东已有深圳、珠海、湛江等地推出这一便民政策。12月3日,省卫生健康委在“民声热线”节目中回应,广州也将在明年从市属医院开始试点并逐步推广,具体覆盖的诊疗范围还在研究中。
“一次挂号管三天”刚刚推出时,就备受期许。过去,多数医院的挂号仅限当次当日有效,这就意味着,如果当日拿不到辅助检查结果,就必须隔天重新挂号。除了花了更多的钱,一旦遇上号源紧张,想要复诊未免太过折腾,有时医生的结论明明就只有几句话,患者的等待时间却生生被拉长。在这种情况下,“一次挂号管三天”的创新之举,的确直击堵点和痛点。淄博市卫健委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这项举措一年可为患者减免挂号费约240万元。
就医体验好不好,体现在“关键小事”中。梳理最近几起报道,不难发现一个鲜明导向——从挂号到就诊,从检查到结算,改善就医体验要全流程发力、全方位推进。从一些地方的探索来看:有的将服务再升级,推出“一次挂号管七天”;“先诊疗后付费”“零押金住院”等信用就医模式,大大简化了就医流程。从全国范围来看: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近日发文要求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随着改革的推进,医保共济范围逐步从市内扩大到省内、从直系亲属扩大到近亲属、从省内扩大到跨省,“一人生病,全家共济”更可感可及……如此种种,不仅是体制机制的优化,更是服务理念的升华。
把好事办好,更需要“致精微”。以“一次挂号管三天”为例,在试点过程中,初诊者和复诊者的冲突,是比较普遍的问题。避免初诊者被频繁插队,复诊者等待时间过长,关键是明晰规则、合理排序、动态管理。理论上,医院的门诊量越大,对细节和管理的要求往往就越高,更须因院制宜,切忌“一哄而上”、搞“一刀切”。正如相关负责人在节目中表示,广州市目前还没有正式发文开展该业务,是因为广州很多大医院病人特别多、门诊量大,情况有点复杂,有必要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完善制度机制,再逐步推广。
事实上,切口再小的改革,背后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比如,“医检互认”就不是单纯的医学问题,涉及医疗资源差异、操作标准统一、责任划分、利益分配、信息共享等一系列环节,有赖于多方协同,优化政策配套;再如,对于“先诊疗后付费”,也有人担心恶意欠费,这种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很大程度取决于信用评估、风险防范的能力;同理,“一次挂号管三天”也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寻找“最大公约数”,根据现实反馈弹性调整。有的地方借助信息技术自动判断出符合条件的患者,并自动分配序号,就是值得借鉴的经验。
不可避免的是,医院的运营成本会有所增加。但只有坚持公益性导向,保证医生的工作量与绩效挂钩,体现其劳动价值,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为“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好的疗效”创造条件;避免续诊需求扎堆于大医院,需要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把小病、慢病、常见病诊疗留在基层;长远来看,扩大“一次挂号管三天”的受益面,如推广至专家门诊、多学科联合门诊,甚至是打破时间限制,归根结底,还是要把“蛋糕”做大。
医学探索没有止境,提升医疗服务亦是如此。期待更多走心又“解渴”的好政策,让资源多“走路”、群众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