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人”收徒卖课,谨防成灰色地带的狂欢

2024-11-13 07:33 来源:羊城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职业打假人”收徒卖课,谨防成灰色地带的狂欢

2024年11月13日 07:33   来源:羊城晚报   毕舸

  双十一的热潮刚刚过去,不少消费者抢购到心仪的商品。但据媒体报道,“双十一假货特别多,要上车的抓紧。”这样的话语在职业打假人的圈子里流传甚广。他们利用消费者对假货的深恶痛绝,以及法律对假货的严厉打击,找到了自己的“商机”,不仅打假,还收徒、卖课,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一些职业打假人甚至声称,可以教人如何投诉商家,如何薅羊毛、如何“吃货”(仅退款)。这些看似正义的行为,实则隐藏着不少问题。

  某些“职业打假人”的收徒、卖课行为,已经偏离了打假的初衷。可以说,“职业打假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净化市场环境的作用,他们就像是消费者权益的守护者,通过举报那些虚假宣传、质量问题的产品,促使商家提高商品质量,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比如,“职业打假人”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消费者识别出那些没有3C认证的电子产品,避免了安全隐患;又如,“打假基本知识流程”让更多人了解到如何在遇到消费欺诈时维护自身权益。这些方面在本质上是积极正面的,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消费环境。

  然而,当“打假”变成了“赚钱”的工具,一切似乎就变了味。一些职业打假人通过收取学费,传授所谓的“打假技巧”,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徒弟”。这些“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开始四处寻找假货,试图通过打假来赚取赔偿,甚至将“打假”当作了一种牟利的手段。有“打假人”在直播中故意挑刺,抓住主播的一句口误大做文章,要求商家退一赔三,甚至威胁要向市监部门举报。报道中,某商家的经历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主播的一句“无瑕”而被迫赔偿双倍金额,这种过度索赔显然超出了合理的范围。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职业打假人”传授的“打假技巧”中,包括教唆他人如何恶意制造假象,通过伪造证据、编造事实来敲诈商家、获取赔偿。这种行为已经触碰到了法律的底线,涉嫌敲诈勒索、虚假诉讼等犯罪行为。一旦学员实施了这些违法行为,不仅会对商家造成伤害,还会对社会公共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职业打假”产业的兴起,还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公共资源的浪费。据统计,2023年上海市职业类索赔投诉数量达到24.6万件,其中年投诉量超过10件的投诉者有近8000人。这意味着大量的公共资源被小部分人重复占用,不仅加重了政府监管部门的负担,还影响了其他真正需要帮助的消费者。

  试想一下,当有限的监管资源被这些“职业打假人”长期占用时,那些真正有维权需要的普通消费者可能会因为等待时间过长而失去信心,从而放弃自己的合法权益。为了发挥“职业打假人”的积极作用并减少其负面影响,相关部门可探索建立“职业打假人”的信用体系和奖惩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职业打假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违法违规的“职业打假人”,则依法严惩不贷。

  商家自身也应当加强自律,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根本上减少被“职业打假人”盯上的可能性。例如,上述因主播“口误”而遭遇“职业打假人”索赔的那位商家,可将这一事件作为警示,加强内部管理,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职业打假人”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当其行为超出法律和道德的边界时,就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打假回归其本质——维护消费者权益、打击不法商家,而不是成为一种灰色地带的狂欢。

  (作者系知名财经评论员)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