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摄像头使用独立电源,不受房间开关控制,可以24小时不间断录像。”11月8日,反偷拍博主“影子不会说谎”揭露了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存在针孔摄像头的事件,协助警方拆除摄像头时,还发现其安装手法极为专业:不仅隐藏在常人难以察觉的天花板中,还为设备电源“贴心”地安装了防水壳和防水胶布。据妇幼保健院通报,报案当天,当地警方已抓获违法者,认定为“个人行为”,并给予行政处罚。
尽管警方反应迅速,当天就找出设备并拆除,还将抓捕违法者并拘留,但许多网友认为,仅仅拘留和罚款难以起到足够的惩戒作用,甚至有人表示“处罚太轻了,反而像是在鼓励这种行为”。
从近年来偷拍事件屡次发生、屡禁不止来看,网友的担忧不无道理。种种迹象表明,偷拍行为已经演变成一种产业,此次案件恰恰反映了这一趋势。此前,偷拍事件多发生在酒店、民宿或公共厕所等犯罪者容易出入的场所。而妇幼保健院对外来人员管理严格,犯罪者进入房间也缺乏正当理由,按理说在此安装摄像头难度不小。然而,犯罪者不仅成功安装,还做得“十分专业”,可见其“艺高人胆大”。如据通报,全院排查后未发现其他监视监听设备。那么是什么驱使犯罪者冒险潜入保健院,只为安装一个摄像头呢?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如此大费周章,背后必定有丰厚利润。今年初,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发布的《网络犯罪案件审判白皮书(2019-2023年度)》中提到了一起典型案例:一名男子非法控制了18万多个摄像头,搜集实时画面并出售,向每位“客户”收取68元到668元不等的“会员费”,最终获利80多万元。回顾本次事件,博主是通过网友投稿的视频获悉情况的,而这段视频正是由偷拍摄像头所拍摄,同时摄像头经拆解后发现了用于联网的SIM卡。由此可见,妇幼保健院的偷拍画面很可能已在网上传播,其背后也大概率存在一条完整的贩售产业链。
据爆料博主透露,犯罪者常购买“无灯无闪”“无电无网照样观看”和“保密发货”的摄像头,然后学习网上的偷拍教程和被抓后的应对话术,最后安装摄像头并贩卖偷拍视频。这条偷拍产业链甚至总结出了一套应对被抓的话术,其完善程度令人咋舌。而这一产业链能够运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成本低廉。不仅电商平台和网络空间中存在触手可及的犯罪资源,而且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偷拍行为的惩罚大多为行政拘留和罚款,且拘留通常不超过10天,罚款不超过500元。
因此,要有效治理偷拍行为,保护公民隐私安全,必须从产业链各环节入手。在生产环节,可借鉴日韩等国的先进经验,要求供应商去除摄像头的“无灯无闪”等功能,确保摄像头只能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使用。在销售环节,引入实名登记制度,严格管理设备的流入和流出,并限制有案底者购买拍摄设备。在传播环节,严格审查可能传播偷拍视频的网站,加强对网络文章的审核,防止偷拍教程的传播。在惩罚环节,大幅提高处罚力度,提高犯罪成本。
偷拍行为从厕所、酒店蔓延到医院,逐步侵蚀公民的隐私空间,究其原因,无非是高利润、低成本的诱惑。公众苦偷拍久矣,有关部门需要采取坚决的治理态度、科学的治理方法结合强硬的治理手段,将偷拍产业链全环节击破,如此,才能从隐私空间拔除这根隐秘又碍眼的“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