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电商大促“双11”正在进行中。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接到不少消费者反映不明链接跳转导致的相关消费问题。对此,中消协指出,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应受到尊重,消费者正常使用网络权益应得到有效维护,经营者应切实落实广告“一键关闭”规定。
“双11”是营销活动的活跃期,不少商家通过跳转链接、弹窗广告等方式引流。看到相关跳转链接,用户点击后可以直接跳转至目标页面,省去了烦琐步骤,商家也可以降低获客成本,可谓双赢。然而,也有一些商家通过跳转链接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某些APP中,弹窗提示消费者付费可提升音画品质等服务质量,点击后却显示更高价位套餐或续费会员;在某些APP中,消费者点击链接后被强制跳转到广告链接,甚至多次跳转无法回到初始页面;某些APP在开启页面推送广告时,存在没有关闭选项按钮、需要计时才能关闭或者默认手机晃动直接打开广告链接等问题;某些购物软件或购票软件需要转发他人助力,点击链接后反复跳转到购物、返现等无关页面,且难以回到初始页面;一些APP甚至通过收集、搜索、分析消费者的上网行为数据,量身定制跳转链接……凡此种种,令消费者感到不满,不仅有损消费体验、影响购物热情,也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种服务。消费者点击链接后跳转的界面与消费者的点击意图不符,是某些平台经营者不顾消费者需求而强制弹出无关链接的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尤其是在点击付款链接后,其实际付款内容与链接描述不符,不仅违背消费者真实意愿,还有可能造成消费者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