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领域数据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完善信贷模型,辅助面向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授信决策,在降低金融机构坏账率的同时,更好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气象数据的有效利用可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粮食产量预测、恶劣天气条件交通应急处置等众多场景中发挥作用;城市运行数据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不容低估的价值……在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公共数据的基础好、质量高、管理相对规范,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开发利用公共数据,是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关键举措,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引领工程。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系统部署,释放了鼓励发展的鲜明政策导向,对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里程碑意义。《意见》聚焦破除公共数据流通使用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统筹发展和安全,兼顾效率和公平,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进一步释放公共数据的要素作用。
近些年来,公共数据在支撑数字政府建设、便利群众办事、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但面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资源供给、应用创新、权益分配等方面,“不敢用”“不愿用”“不会用”的问题仍比较突出,要素价值尚未得到充分释放。
围绕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的问题,《意见》明确共享、开放和授权运营三种开发利用方式,对资源供给进行体系化部署。在扩大公共数据资源供给方面,仍有很多企业和机构不知道有什么公共数据,数据在哪里,怎么获得。为更好解决这些问题,接下来,国家数据局将通过公示资源登记信息,公开产品和服务清单等改革措施,畅通公共数据获取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