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正式发布。新修订的负面清单在关键行业显著放宽了限制,尤其是全面取消了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这意味着外资企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展现了中国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加强国际产业合作的决心,标志着我国在深化改革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优化,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领域之一,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在此背景下,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意味着更多优质的外资企业能够平等参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据商务部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418.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显示了外资对中国制造业市场的浓厚兴趣。
从产业升级角度来看,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优化,使得外资能够更自由进入中国制造业关键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含量行业。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2023年电动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94.7万辆,同比增长33%,在其全球产能中占比过半。超级工厂的设立,带动了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升,有力推动了中国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通过放宽外资准入门槛,可以吸引大量专注于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企业来华投资,加速中国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变。另外,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优化还将鼓励中外企业在环保技术领域开展合作,让中国企业能够更多地接触到国外成熟的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于提高中国制造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