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邓小平同志创新精神 推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2024-08-27 07:11 来源:深圳特区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发扬邓小平同志创新精神 推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2024年08月27日 07:11   来源:深圳特区报   刘燕 瘳秋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在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之时,弘扬邓小平同志的创新精神,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对我们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

  一、从“科学的春天”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对科技之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的重视是一贯的。早在1975年,他就明确指出:“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盛况空前。邓小平在大会开幕式上明确指出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关键,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观点。由此,我们党将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技术同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基础的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解放的不仅是人,还有智慧!”数学家陈景润道出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心声。郭沫若作了题为《科学的春天》的闭幕式书面发言,表达出广大科学工作者期望为中华民族创造“一部巨著”的心愿,“这部伟大的历史巨著……它不是写在有限的纸上,而是写在无限的宇宙之间。”

  邓小平主持召开的这次大会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向科技现代化进军的动员令,播撒了“科技创新”的种子。科学家与知识分子成为社会尊重的对象,极大地鼓舞了科技工作者。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科技发展开始快速提升。1986年3月,中国推出集科学家战略眼光与政治家高瞻远瞩政治智慧于一体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有力促进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为促进研究成果转化,推动形成与发展高技术新技术产业,1988年8月,“火炬”计划正式开始实施,大批国家工程、重点项目先后上马,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取得长足进步,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进一步回暖。

  1988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鲜明地指出了科技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先导地位,不仅在理论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科技观,而且科学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自此,科技的关键性作用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日益提速。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掀起了新一轮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大潮。在复杂的国内和国际背景下,88岁高龄的邓小平南下深圳、珠海等地,再次解答了困扰人们的思想问题,稳定了改革开放的局面,给全国特别是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发展注入了信心与动力。他再次肯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指出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靠科学才有希望”。邓小平高度评价深圳的创新精神,鼓励深圳“大胆试验,大胆地闯”。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南方谈话廓清了当时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坚定了全国上下的信心。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日渐深化,我国不断促进科技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密切结合,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理论支撑,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根基。这一观念已经深深扎根在人们的思想之中,未来也是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前进的“座右铭”。

  二、重视教育与人才培养

  邓小平在1977年主动要求承担科技与教育工作,充分展现出这位杰出革命家的战略眼光与政治智慧。他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他说:“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发展战略第一位就是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邓小平提倡尊重知识和人才。“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在邓小平的全力推动下,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1977年10月5日,中央政治局讨论并通过了这一意见。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这一意见,正式决定从当年起,恢复高考,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尽早恢复高考为我国克服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一大批承前启后的优秀人才。

  邓小平既从战略高度考虑教育问题,又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教育难点。1978年4月22日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提高科学文化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学校要大力加强革命秩序和革命纪律,造就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还特别提出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他强调:“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能够从邓小平当年的讲话中吸取教育发展的营养。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对中国教育要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趋势的精辟概括,明确了教育要服务于现代化的目标,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985年5月19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发展教育的紧迫性问题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这说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依靠人才,完善人才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

  邓小平肯定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必须打破常规培养选拔杰出人才。他说:“不是人才多了,而是真正的人才没有很好地发现,发现了没有果断地起用”,他要求“尊重人才,广开进贤之路”,“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所以,未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三、继续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高瞻远瞩,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被实践、传承和推进。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我们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地位作用,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从革命时期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到新中国成立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改革开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进入新世纪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党的十八大后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奋勇前行,不断开创中国科技发展的新天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数量庞大的科技工作者,杰出青年科技人才不断涌现,全体国民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升,科技领域大国重器不断“上新”,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盛,推动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只有真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项目支持:广东省社科规划2023年度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专项“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基本经验与时代价值研究”(GD23XZZC09)】

  (刘燕: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瘳秋: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