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我国出口品牌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这离不开我国持续推动出口品牌建设和外贸高质量发展。在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产业转型、消费升级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追求,不断擦亮着国潮的“金字招牌”。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国潮经济市场规模为20517.4亿元,同比增长9.44%。当下,国货潮牌持续火热,正在引领国内消费习惯、消费文化的全新迭代,而随着我国外贸向好势头不断巩固,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开始走向世界、乘风出海。
电动汽车、文化创意、美妆等多个领域的国货潮牌不仅在国内掀起消费热潮,更凭借实力在海外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圈粉”海外消费者。这背后,是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脉动,更是中国产品和中国文化在全球重要性和影响力提升的集中体现。
事实上,我国出口品牌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这离不开我国持续推动出口品牌建设和外贸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持续拓展国际合作交流共建平台,加大中国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同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合作竞争,通过标准的提档升级来促进质量提升、品牌增效。此外,海外仓储、跨境电商的加速建设,也为国潮消费品“出海”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渠道。
在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产业转型、消费升级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追求,不断擦亮着国潮的“金字招牌”。有的国货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致力于完成全流程技术攻关,让更具科技含量的产品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能。有的国潮品牌则持续增加新型优质产品供给,加快产品迭代升级,并通过研发适合海外消费者的产品来挖掘产品附加值,打响海外知名度。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国货品牌实力“圈粉”,既是“经济故事”又是“文化故事”
抓住机遇,让“海上黄金产业”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