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从整体来看,网络布局规划系统性不强、物流末端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制约着农村地区的快递物流产业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推动农村物流体系往村覆盖、向户延伸,加快解决农村快递“前后一公里”的难题,尤为关键。
近年来,“买买买”逐渐成为农村居民的“生活日常”。与此同时,不断下沉的快递服务,不仅让农村“快递到家”成为可能,也壮大了农村电商队伍,大大释放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潜力。
然而,从整体来看,网络布局规划系统性不强、物流末端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制约着农村地区的快递物流产业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推动农村物流体系往村覆盖、向户延伸,加快解决农村快递“前后一公里”的难题,尤为关键。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物流体系建设。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今年初,国家邮政局审议并通过《县乡村寄递服务网络建设指南》行业标准。政策的逐步细化,为各地推动农村物流体系往村覆盖、向户延伸提供了具体的建设指导。
从各地的实践来看,物流“进村入户”也是“正在进行时”。例如,四川省交通部门连续多年与商务、邮政、供销等部门携手,推进农村物流融合发展,助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湖北省则持续推进农村寄递物流服务网络建设,通过整合县级资源、完善村级网点、探索多元运营等举措,基本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下一步,各地应继续补齐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努力提升农村快递物流的服务质效,不断拉近快递与农民之间的距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能
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