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好钢用刀刃,牵牛牵牛鼻。唯有抓住问题的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其他细节方可迎刃而解。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思路和科学方法。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抓重点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论,在改革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面前,要善于牵住改革“牛鼻子”,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带整体,抓关键促全局。且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问题存在有大小之分,矛盾呈现亦有主次之别,把握改革进程中的关键环节,方能取得“一子落而满盘活”的预期成效;抓住改革中的主要矛盾,才能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广泛效应,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当前状况来看,任务重、难度大,千头万绪,错综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善于统筹抓关键,勤于计划抓重点,理清思路、抓住要害,以点带面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
在此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阐释中,要求“要坚持和发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支持全面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等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更好相适应。”其一,关于制度、体制、机制的论述,旨在强调完善的制度体系与高效的治理效能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从全国来看,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顶层设计中,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度凝练的两句话蕴含两层含义,前一句指明了根本方向,后一句突出了鲜明指向,两者结合明确回答了推进各领域改革的最终目的以及期望取得怎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仍然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总目标,既要继续坚持并完善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以及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又要努力在新的实践探索中推进制度创新,同时切实把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及强大生命力,致力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具体到各个领域以及基层实际工作中,则必须在总目标指导下坚持问题导向,哪里问题最突出、矛盾最复杂,哪个难题最棘手,就重点抓哪项改革。其二,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层、上层建筑的相关论述,意在说明经济体制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基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所需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需要完善上层建筑。在已有改革开放历程中,我们不断解放思想,突破体制机制藩篱,让生产力得到了发展,但新发展阶段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新任务对我国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让各类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