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座谈会,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总体部署,交流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有关经验做法,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发展好绿色金融是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成效显著。截至今年3月末,绿色贷款余额为33.8万亿元,同比增长35.1%,高于全部贷款增速25.9个百分点;绿色债券余额超1.9万亿元,其中,绿色金融债券余额约8700亿元,占绿色债券整体存量超四成,为金融机构投放绿色信贷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是金融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共同的使命和责任。绿色金融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环境要素市场、金融基础设施、金融产品与服务、政策支持体系、国际合作等诸多环节,必须加强跨领域、跨部门协作。可以说,发展绿色金融重在协作,也难在协作。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力促政策高效协同。
完善法律法规是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法治可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生态环境系统、金融系统要统筹谋划,明确规则,统一标准。一方面,稳步推动立法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依法、率先出台地方性绿色金融法规。另一方面,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避免因标准不一阻碍业务落地。当前,要有效发挥债券、股票市场的作用,统一绿色债券的募集资金用途、信息披露、监管要求,研究制定绿色股票标准,统一绿色股票业务规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