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更多堪当重任的大国工匠

2024-03-11 14:3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全国人大代表孙景南是一名电焊工。30多年间,她和同事解决了一个个生产技术难题,见证了我国轨道交通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奋进历程。“何为‘匠’?就是在专业领域中对自己‘斤斤计较’,久经磨砺方能实现突破。”孙景南道出对工匠精神的理解。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培养出一批批躬身一线的大国工匠,夯实、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石、栋梁。

  大国工匠有力托举中国制造

  从一枚螺丝钉的打磨,到一个焊点的焊接,再到精确至毫米级的工艺,每一个小环节里都蕴藏着大学问,都能做出大成果。大国工匠们正是在一道道工序、一个个试验的钻研打磨中成就了自己一生的事业,努力书写着中国“智”造的光辉图景。他们的精神值得弘扬、值得学习。【详细

  “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2023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稳居世界第一、高铁从国内驶向海外、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运营……这些骄人成绩的背后,都有大国工匠的忙碌身影。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正是在千千万万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们的不懈奋斗中,“中国制造”一步步往前走,赢得了市场和口碑。【详细

  如何把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

  一方面,要实实在在把职业教育搞好,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改革,加快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顶梁柱”的“里子”更实。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技能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以体面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切实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歧视,让“顶梁柱”的“面子”更靓。【详细

  工匠精神,既是“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也是“偏毫厘不敢安”的细致,还是“千万锤成一器”的追求。褒扬工匠情怀、涵养工匠文化,才能让“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成为普遍追求,激励广大技能劳动者把工匠精神蕴藏的巨大能量,倾注于一个个零件、一道道工序、一次次试验,在平凡岗位上绽放独特光彩。【详细

  让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越走越宽广

  一流的装备,需要顶级的工匠来完成。一批批的大国工匠不仅是基石、栋梁,还是工业变革中的创新之源。200多年前,纺织工人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今天发展新质生产力,则呼唤更多的能工巧匠。【详细

  新时代大舞台,技能人才发展机遇无限。切削零件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砌墙能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大赛,继电保护做精了也可取得多项国家专利。让学技能有学头、有盼头、更有奔头,支持劳动者在本行业本领域担大任、干大事、成大器、立大功,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质量发展就有了澎湃动能和坚实依托。【详细

  (以上综合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央广网、南方日报)

  V视角:

  @胖哥: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赤朔:要像大国工匠那样立足本职岗位,一点一滴去奋斗。

  @清爽的喜鹊:行行出状元,贵在坚持。

  @榨菜籽:热爱,才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匠心聚,百业兴。一个人的成才离不开其自身努力,但培养众多高技能人才则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我们要厚植培育土壤,推动工匠精神在全社会生根发芽,引导更多劳动者主动掌握知识、技能、投身创新。同时,还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健全技能人才评价激励制度,让高技能人才成为全社会的“香饽饽”,从而激励更多青年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呼唤更多堪当重任的大国工匠

2024年03月11日 14:3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全国人大代表孙景南是一名电焊工。30多年间,她和同事解决了一个个生产技术难题,见证了我国轨道交通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奋进历程。“何为‘匠’?就是在专业领域中对自己‘斤斤计较’,久经磨砺方能实现突破。”孙景南道出对工匠精神的理解。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培养出一批批躬身一线的大国工匠,夯实、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石、栋梁。

  大国工匠有力托举中国制造

  从一枚螺丝钉的打磨,到一个焊点的焊接,再到精确至毫米级的工艺,每一个小环节里都蕴藏着大学问,都能做出大成果。大国工匠们正是在一道道工序、一个个试验的钻研打磨中成就了自己一生的事业,努力书写着中国“智”造的光辉图景。他们的精神值得弘扬、值得学习。【详细

  “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2023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稳居世界第一、高铁从国内驶向海外、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运营……这些骄人成绩的背后,都有大国工匠的忙碌身影。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正是在千千万万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们的不懈奋斗中,“中国制造”一步步往前走,赢得了市场和口碑。【详细

  如何把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

  一方面,要实实在在把职业教育搞好,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改革,加快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顶梁柱”的“里子”更实。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技能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以体面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切实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歧视,让“顶梁柱”的“面子”更靓。【详细

  工匠精神,既是“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也是“偏毫厘不敢安”的细致,还是“千万锤成一器”的追求。褒扬工匠情怀、涵养工匠文化,才能让“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成为普遍追求,激励广大技能劳动者把工匠精神蕴藏的巨大能量,倾注于一个个零件、一道道工序、一次次试验,在平凡岗位上绽放独特光彩。【详细

  让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越走越宽广

  一流的装备,需要顶级的工匠来完成。一批批的大国工匠不仅是基石、栋梁,还是工业变革中的创新之源。200多年前,纺织工人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今天发展新质生产力,则呼唤更多的能工巧匠。【详细

  新时代大舞台,技能人才发展机遇无限。切削零件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砌墙能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大赛,继电保护做精了也可取得多项国家专利。让学技能有学头、有盼头、更有奔头,支持劳动者在本行业本领域担大任、干大事、成大器、立大功,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质量发展就有了澎湃动能和坚实依托。【详细

  (以上综合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央广网、南方日报)

  V视角:

  @胖哥: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赤朔:要像大国工匠那样立足本职岗位,一点一滴去奋斗。

  @清爽的喜鹊:行行出状元,贵在坚持。

  @榨菜籽:热爱,才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匠心聚,百业兴。一个人的成才离不开其自身努力,但培养众多高技能人才则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我们要厚植培育土壤,推动工匠精神在全社会生根发芽,引导更多劳动者主动掌握知识、技能、投身创新。同时,还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健全技能人才评价激励制度,让高技能人才成为全社会的“香饽饽”,从而激励更多青年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